国有六大行三季报出炉:稳健增长背后的隐忧与亮点
![]()
2025年10月31日,随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三季报的悉数披露,国有六大行的经营全景图正式浮出水面。整体来看,六大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合计归母净利润突破万亿元大关。然而,在亮眼数据的背后,净息差收窄、不良贷款率分化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资产规模方面,工商银行以52.81万亿元的总资产继续领跑,逼近53万亿元关口。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以48.14万亿元和45.37万亿元的规模紧随其后,且两家银行的资产增速均超过10%,展现出较强的规模扩张能力。这一数据反映出国有大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依然稳固,但同时也意味着其承担着更重的服务实体经济责任。
从营业收入来看,工商银行以6400.28亿元的绝对优势位居榜首,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以5737.02亿元和5508.76亿元位列二、三位。在增速方面,中国银行以2.69%的同比增幅表现最为突出,工商银行也实现了超过2%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建设银行营收增速仅为0.82%,在六大行中垫底,这可能与其业务结构调整或市场环境变化有关。
净息差的下行趋势成为困扰银行业绩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邮储银行虽然以1.68%的净息差在六大行中保持相对高位,但其降幅却是最大的。交通银行净息差为1.2%,同比下降8个基点,是唯一实现利息净收入正增长的银行。其余四家银行的净息差降幅均在15个基点左右,反映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和LPR下调对银行传统盈利模式的持续冲击。这一现象预示着,商业银行依靠息差"躺赚"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净利润方面,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的规模继续领跑,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实现2573.6亿元和2208.59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以3.03%的净利润增速位居六大行之首,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相比之下,交通银行699.94亿元的净利润规模在六大行中相对较小,但其1.27%的增速仍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
资产质量呈现分化特征。邮储银行以0.94%的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行业最优水平,虽然较上年末微升0.04个百分点,但仍是六大行中唯一低于1%的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26%,降幅最为明显。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不良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分别降至1.27%和1.32%。这些数据反映出国有大行在风险管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需要关注经济下行压力下潜在风险的暴露。
在风险抵御能力方面,农业银行以295.08%的拨备覆盖率位居六大行之首,显示出较强的风险缓冲能力。交通银行拨备覆盖率提升8.03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最大。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实现了小幅提升,分别为2.30个和1.45个百分点。充足的拨备为银行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提供了安全垫,但也需要考虑资本使用效率的平衡。
综合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交出了一份稳健的成绩单,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但净息差的持续收窄预示着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数字化转型和轻资本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同时,资产质量的分化也提醒银行需要持续加强风险管理,特别是在支持实体经济与防控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未来,如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实现商业可持续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将是国有大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