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一栋房子,到赋能大国重器,90后的胡雨晨完成了一次从建筑师到“智造者”的跨界。他的画笔,不再是纸笔,而是一行行代码;他的舞台,延伸至祖国的山河湖海。
点击观看视频
初心:从建筑到“智造”
![]()
带着建造未来建筑的梦想,胡雨晨与合伙人闯入了工业软件的“无人区”。在他看来,在宝山这片科创热土上创业,是时代给予的幸运。他的目标很明确:让复杂的建造编程消失,让工人只需按下一个按钮。
破局:自研RoBIM,穿越“慢周期”
胡雨晨说,创业之路,就是从0到1不断“踩坑”与“填坑”的过程。工业软件的迭代没有互联网的快节奏,需要耐心与沉淀。2017年公司成立,直到2021年,团队做出了关键抉择:走出建筑业。
![]()
他们将技术通用化,打造出核心武器——RoBIM,实现了从机器人到建筑信息的深度融合。
跨越:赋能重器,点亮传统工业
跨界之后,是一片新天地。他们的技术首先在结构相似的钢结构和造船业落地,随后更点亮了国之重器。
![]()
在哈尔滨电机厂,机器人精准替代人工,完成关键部件的校验;在煤炭机械领域,行业前五的供应商都已成为他们的客户。“这对一个学建筑出身的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胡雨晨感慨道。
传承:做点燃火种的“分享官”
![]()
除了是企业创始人,胡雨晨还是高校里的“科研分享官”。从浙大、东南大学到上海交大,他推动建设联合实验室,将智能建造的火种播撒给年轻一代。
展望:以创新为墨,写时代论文
![]()
“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在于将个人成长、市场需求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胡雨晨说。未来,他将继续以科技为笔,在宝山这片热土上,为中国智造写下更精彩的篇章。
上海轨道交通19号线有新动作!大吴淞发展再添新动能
居民告别“露天候车”!宝山3路4座新候车亭上线~
宝山有个地方|宝山滨江历史风貌回望
记者:张淑慧 赵维杰
编辑:张思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