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日,以色列军方于对黎巴嫩南部纳巴蒂耶区发动导弹袭击,造成4人死亡。
黎巴嫩国家通讯社证实,以军导弹直接击中一辆行驶中的汽车,以色列国防军随后声明称,死者中包括真主党精锐部队拉德万部队成员,指其“参与武器转移及重建恐怖主义基础设施”,另外3名死者亦被认定为该组织成员。
黎巴嫩卫生部数据显示,这是近期以军袭击强度升级的最新案例。
此前的2025年10月30日,以军地面部队已在黎南部发动致命突袭,而10月26日至28日间,以军空袭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袭击范围覆盖贝卡谷地等腹地区域。
此次冲突的直接背景是2024年11月27日生效的黎以停火协议。
根据协议,真主党需撤至利塔尼河以北,以军应在60天内撤出黎南部,由黎安全部队接管防务。
但以方以“黎方未全面履约”为由,两度延长撤军期限,最终于2025年2月宣布“无限期驻扎”黎南部5个据点,引发黎巴嫩强烈抗议。
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拉埃尔・卡茨在2025年11月1日的声明中强硬表态:“真主党是在玩火,而黎巴嫩总统却在拖延。”
他强调,黎政府必须履行“解除真主党武装并驱逐其出南部”的承诺,否则以军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
![]()
黎巴嫩总统约瑟夫・奥恩则予以驳斥,指出以方在其10月中旬呼吁对话后“反而加剧空袭”,违反停火精神。
奥恩已下令黎军队保持最高警戒,并指责以军行动“严重侵犯主权”。
局势升级可追溯至2023年10月加沙冲突爆发。
当时真主党从黎南部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导致以北部数千民众撤离,双方随后陷入两个月的公开冲突,直至2024年底达成停火。
2024年9月,以军击毙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及多名高官,虽削弱其指挥体系,但该组织仍保有强大财力与武器储备。
停火后,美国持续向黎政府施压要求解除真主党武装,但这一主张遭真主党及其盟友坚决抵制。
联合国数据显示,本轮冲突已造成黎巴嫩3823人死亡、15859人受伤,大量基础设施被毁,蓝线两侧流离失所人口众多。
针对最新冲突,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表示严重关切。
此前10月26日,以军无人机曾向联黎部队巡逻区投掷榴弹,引发法国等国谴责,认为此举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
分析指出,当前局势陷入“违约-报复”恶性循环:以方借“真主党重建武装”扩大打击范围,真主党则以火箭弹回应以军驻军,而黎政府因内部政治分裂无力掌控南部局势。
随着以军将袭击目标从边境推向纳巴蒂耶等腹地城市,冲突有向黎巴嫩全境扩散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