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爸爸就跟我说,饭桌见人品,你以后跟人吃饭,一定要注意下。这让我想起,李嘉诚的餐桌文化。
![]()
李嘉诚的规矩是,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星期一晚上,都要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
而且,李嘉诚的餐桌上,对佣人都很彬彬有礼,端汤上来的佣人,李嘉诚会连说“谢谢”。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这么优秀,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
听过一句话,幸福的日子里,饭菜都是香的;不幸的日子,再美味的饭菜,也难下咽。
让人心寒的是,有些家庭餐桌上的,糟糕气氛和陋习!
餐桌上的三个陋习
吃饭,是家人们最容易坐在一起的时刻。你有没有发现,吃一顿舒服的饭菜,可以让你一身的疲惫被扫光。家人们之间谈笑风生,吃什么都回味悠长。
可是,有三个陋习,却打破了这份幸福时光。
陋习一:把餐桌当“审判台”
古人云“餐桌不训子”。
可是,有的家庭,一到吃饭时间就开始批评孩子:
“你看看你,饭粒掉桌子上了!”
“你瞅瞅你,筷子不会用吗?”
“考成这样,你还有脸吃饭吗?”
“今天晚上刷三套卷子,刷不完别睡觉!”
![]()
有的家长,好像在饭桌上,才想起来,自己有个孩子需要教育。不管他难过不难过,饿不饿,想要想听,一到饭点就开始念叨。
我想说的是,饭桌上的指责,表面上是“教育”,其实是冷暴力!如果碰上青春期的孩子,筷子一扔,门一摔,就进屋了!
陋习二:把餐桌当“情绪垃圾场”
还有句古话“人前不教妻”。
在网上看到一个女孩发的帖子:
“我爸妈一吃饭就爱吵架,小时候我是一边吃饭一边掉眼泪,现在一家人坐在一起不怎么吵了,但我会不自觉地胃疼,根本吃不下”。
![]()
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不是穷,而是明明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却各有算盘,没办法好好沟通。
餐桌成为情绪的出口,互相指责的场地,饭菜再丰盛,也吃不下去啊!
陋习三:把餐桌当“自习室”
还记得你上学的“自习课”吗?是不是每个人都只顾着写自己的作业,一句话也不说?
有的家庭餐桌上也是如此,筷子机械地夹菜,嘴巴只负责咀嚼,甚至有的眼睛也不闲着,盯着自己的手机。
![]()
一顿饭下来,一句话没有。每个人只盯着自己想吃的菜,想看的手机,全程一眼也不看其他人。
你可能会说,人家可能就是习惯了,不爱说。
其实,一家人最怕的不是没时间一起吃饭,而是有机会坐一起,却什么也不说,也不知道说什么,这才是真尴尬!
别把餐桌只当“餐桌”
餐桌是吃饭的地方,却也是一家人放松做自己,轻松享受美食的场所。
有位朋友说,我小时候最怕晚上跟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因为他们有时候会把工作上的怨气,带到饭桌上,而我却什么都不能说。
是的,当面前的食物和耳畔的指责混在一起,孩子吃下的,就不是营养,而是不断地自我否定。
所以,有句话说得好,决定孩子心理健康底色的,从来不是银行十几位数的存款,而是父母在餐桌上随口说出的话。
![]()
有的家庭,穷得只剩下抱怨,而有的家庭虽然经济基础不错,却“精神贫瘠”,通过餐桌把“隐形伤害”一口口喂给孩子。
餐桌上有三件事儿别谈论,聊了也没什么效果:
√ 不聊工作烦恼,对面不是你老板,也不是你同事,而是家人;
√ 不聊孩子成绩,你不是班主任也不是辅导老师,聊了也没啥作用;
√ 不聊负面语言,家人是用来疼爱的,聊太多,大家心情都不好了。
那么,餐桌上聊什么?可以设置一个饭桌话题,问问孩子的感受,孩子以后想要做什么?或者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
这种开放型的话题,哪个孩子不喜欢呢?
还有,吃饭不拿手机,不看电视。吃饭时就专心吃饭,专注餐桌上的事情,其他无关的,暂时可以放一放。
我们家娃爹喜欢看着手机吃饭,有次二宝问他:“爸爸,你吃饭也要看手机,是要给手机也吃两口红烧肉吗?”
一桌人哄堂大笑,从那以后,娃爹再也没拿着手机吃过饭了。
枕边育儿寄语:
一日三餐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正是这一份份美味餐食,一次次餐桌上的美好相处时光,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不凡人生。答应我,从今天起,就重视餐桌吃饭时间,三个陋习尽早摒弃。要知道,你每天跟孩子一起吃的,不仅仅是果腹的餐食,更是你们的世界观,你们未来的高度。哪怕做不到谈笑风生,先试试,让手机“下桌”呢?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