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中美峰会刚谈完,那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一回头,立马就换了副脸孔,开始对外放话了。
他说什么?他公开“下结论”,说中国对美国手里的稀土筹码,最多只能维持24个月,甚至可能只有12个月。
嘿,这话可够“硬气”的。这意思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工业维生素”这张牌,在他眼里,快成一张废纸了?
咱就得琢磨琢磨,他这个“24个月”的自信,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说白了,贝森特这是在豪赌,赌咱们的经济发展不行。
![]()
你没听错,这位美国财长,把咱们的王牌时效性,跟咱们的经济增速挂上了钩。
贝森特最近接受采访,原话(大意)是这么说的:他为啥敢下这个判断?因为他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正变得“疲软”。
他的“证据”是什么呢?他说,到2025年(也就是今年),美国在贸易领域对中国的逆差,已经减少了25%。
哎,这逻辑就来了。
在他眼里,中国是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制造业一“疲软”,出口就得“熄火”。出口一熄火,就得拼命依赖美国的市场。你都这么依赖我了,还敢拿稀土卡我脖子?你卡不了几天,就得自己求着卖给我。
所以,他才敢断言,这张牌“最多维持24个月”。
我得说,贝森特部长这套理论,跟他发动关税战时的想法,简直一脉相承。就是那种天真的认为“中国非常依赖美国市场”的老旧思维。
![]()
他是不是忘了看最新的数据?
美国早就不是咱们最大的外销市场了。咱们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东盟、欧盟,哪个分量不重?咱们的经济引擎,早就从单一出口,转向了“内循环”和“双循环”。
贝森特和很多美国政客一样,他们还活在过去,活在那个以为用市场就能拿捏咱们的时代。用一个缩水了25%的贸易逆差(这背后还有美国自己加关税导致进口减少的因素),就推导出中国经济“不行了”,进而推导出稀土牌“快失效了”,这赌得是不是有点太想当然了?
咱们再往回倒倒带,看看这稀土牌是怎么打出来的。
峰会之前,美国那套老三样又来了,搞所谓的“虚空造牌”。
什么意思?就是在谈判桌前,先凭空制造点筹码。最典型的,就是在芯片领域对咱们进行极限施压,今天一个制裁,明天一个禁令,试图一巴掌把咱们的高科技产业拍死在沙滩上。
![]()
他们以为,只要卡住芯片这个“咽喉”,咱们就得乖乖低头。
可他们没想到,你打你的“七伤拳”,我出我的“点穴手”。
你不是要高科技吗?高科技离得开稀土吗?
于是,中国这边果断出手,推动了稀土出口管制。这一招,可算是结结实实地打到了美国的“痛点”上。
美国那边立马就跳脚了,反过来指责咱们“破坏全球供应链”。
这就搞笑了。你自己用“国家安全”当借口,不许中国发展高科技,明目张胆地“断链”时,怎么不提供应链了?这双重标准玩得,真是炉火纯青。
但不管他们怎么喊,疼是真的。没了稀土,你那些F-35战斗机、精密制导武器、电动车、风力发电机,都得掂量掂量。
![]()
所以你明白了吧,贝森特为什么现在急着跳出来,给这张牌“P”上一个24个月的“保质期”?
因为他真的疼了。
当然,贝森特也不是光靠“赌国运”在硬撑。他手里还握着一个“B计划”,一个他认为能让他信心十足的B计划。
就在最近,G7集团在加拿大多伦多开了个会。
这帮西方国家凑在一起,讨论什么呢?商量着要建立一个所谓的“矿产联盟”。
目标很明确:建立一个属于西方自己的“关键矿产供应链”,以后包括稀土在内的这些宝贝原材料,都要绕开中国,自己搞定。
![]()
贝森特在采访里也提到了,说美国和盟友们正在采取措施,应对中国的稀土管制。
很明显,这个G7的“矿产联盟”,就是贝森特敢喊出“24个月”的最大底气来源。
他心里想的是:你现在卡我,没关系,我找一帮兄弟,自己挖、自己炼,两年之后,谁还怕你?
想法很丰满,现实呢?
我只能说,贝森特部长恐怕是高估了西方国家的能力,更是严重无视了稀土问题的核心。
他把一件高科技门槛的事情,当成简单的“挖矿”了。
咱们得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史实:稀土,为什么叫“稀土”?
![]()
它“稀”的不是储量。全球范围内,稀土资源其实非常丰富,美国有,澳大利亚有,非洲也有。挖矿本身,技术上并不难。
它真正的“稀”,是精炼技术!
稀土矿挖出来,是十几种元素混在一起的“大杂烩”。要把它们一个个分离出来,提炼成纯度极高、能用在高科技产品上的单一稀土元素(比如镝、铽、钕),这个过程极其复杂。
这涉及大量的化学制剂、复杂的工艺流程、极高的环保门槛,还有大量的专利技术壁垒。
而这项技术,恰恰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
全球的稀土精炼技术和产能,中国占了绝对主导地位,说90%都算保守了。
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咱们几十年如一日,顶着环保压力,投入海量科研资源,“炼”出来的独门绝技。
![]()
现在,G7这帮“难兄难弟”说要自己搞一套?
可以啊。先不说那些天文数字的投资,光是技术攻关、环保评估、建厂、试产、良品率爬坡……这一套流程走下来,你觉得24个月够干啥的?
两年时间,他们可能连选址的环评都还没扯皮完,咱们这边的新技术可能又迭代了。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贝森特的这番话,你就能品出味儿来了。
他所谓的“24个月”,根本不是一个基于现实的“时间表”,更像是一种“心理战”。
一方面,他是说给美国国内的军工复合体、高科技企业听的,意思是“大家稳住,别慌,面包会有的,稀土也会有的,我们正在想办法了”。
![]()
另一方面,他是在“豪赌”。赌咱们的经济会像他臆想的那样“疲软”,赌咱们会因为贪图那点贸易额而主动松手。
只可惜,他这两头都赌错了。
他既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高估了西方盟友的执行力。
稀土这张牌,是咱们实打实的工业实力和技术沉淀,不是谁靠开几次会、喊几句口号就能“虚空造牌”给造出来的。
贝森特部长,这24个月的“失效论”,简直是痴人说梦。咱们就搬个板凳,泡杯茶,安安静静地看着他们,怎么在两年内把这个“矿产联盟”从PPT变成现实。
我猜,两年后,他可能就得改口说“还需要48个月”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