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得好,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来了。
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提高。
但要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东北玉米的铁路运费涨了。
根据消息,为应对部分铁路运输需求过热的现象,从11月1日起,哈尔滨铁路调整玉米铁路运费优惠政策,将收紧运费折扣力度,从之前的32%调整为20%。
调整以后涨了多少呢?
平均每吨玉米铁路运输成本涨了约19元。
哦,还忘说最重要的一点,主要调整的线路方向就是发往郑州和济南的。
本来铁路运力根据紧张程度作相应的调整,这也是正常现象,但对市场来说,还是来得比较突然且意外,因为这个时间很尴尬。
什么时间呢?
![]()
正值山东华北玉米质量分化,需要东北玉米来大量补充的时候。
众所周知,华北玉米收获的时候遇上了连阴雨,给玉米折腾够呛,很多玉米品质都下降了,优质粮源明显减少,就需要从其他区域来补充。
而今年东北玉米不仅丰产,而且质量也不错,自然就成了首选。
但现在运费这么一涨,必然会对两大产区的玉米流通就会产生一些影响:
首先是山东华北的缺粮问题。
说缺粮也不是真的缺,主要缺的是质量合格的玉米。
之前山东上量猛增,动辄就1000多车,除了本地质量分化的玉米不具备存储条件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大量的东北玉米进入市场。
但也正是因为东北玉米入关积极,也使运输压力增加了,当然也反映出运力的不足,于是山东的上量就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主要就是受东北玉米入关的节奏影响的。
![]()
但现在运费增加了,意味着东北玉米入关的成本就要更高了,一方面意味着入关的玉米节奏可能要变得更慢,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山东华北可能要进一步提价才能有足够的优势吸引粮源。
所以很可能接下来山东华北的行情会涨多跌少,上涨的时间变多,下跌的时间变少了。
但对东北市场来说,压力可能就要更大了。
抛开运费不谈,11月份的东北玉米本身就面临2个压力:
一是集中收获后的上量压力。
现在都是机械化收割,收割效率提升了,但也意味着集中收获后集中卖粮的压力也提升了。
所以东北部分地区集中卖粮的压力还没过去,11月份还有一波压力要释放。
二是收粮主体等待抄底。
等待抄底意味着现在大家都还在观望,观望玉米到底的信号。
![]()
运费增加必然会影响东北玉米外运的速度,也就意味着东北本地的供应压力要更大,有可能会加剧收粮主体对玉米抄底的观望。
所以这么一来,东北玉米想出现转机恐怕就更难了,可能与山东华北的涨多跌少正好相反,反而是涨少跌多,供应压力持续的时间可能要更长。
所以山东华北见底的信号越来越明确了,但东北玉米还得继续熬。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