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2025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在成都西村大院隆重举办。现场公布的六大奖项中,成都传媒集团的“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项目凭借对工业遗存的文化再生,荣获组委会特别奖。今(2)日,“城市的故事,未完待续:2025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获奖项目分享沙龙”在西村大院继续举行,获奖代表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各自的成功经验。
![]()
沙龙现场
近年来,成都东郊记忆在成都传媒集团的主导下,成功实现了从工业遗存到时尚地标的华丽转身。分享沙龙上,作为东郊记忆运营方代表,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裁罗邴文与来宾畅谈东郊记忆,“东郊记忆有年轻人赋予的活力”。
“换一座城市,可能就难以复制。”
从一开始的东区音乐公园到东郊记忆,成都传媒集团党委按照“国际时尚产业园”新定位,明确突出“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国潮化”的发展方向。这一新定位使得园区重新焕发了生机,如今每年迎接游客超1700万人次,被评为全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罗邴文对此印象深刻,“进入西村大院和进入东郊记忆,两个场域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感觉西村大院能够充分感受到成都的烟火气,而东郊记忆更多是成都年轻一面的表达。”在过去的几年里,东郊记忆引进了相当多的原创首演、首展和首秀,其中有一种原创力的表达,“这种原创力会吸引相当多的潮牌主理人,把自己小众但原创的品牌放在东郊记忆。”
同时,东郊记忆的成功也跟成都这座城市息息相关。成都一直以来都是音乐之都、选秀之都,其底蕴赋予了东郊记忆成长的活力。“东郊除了原创力、年轻力和国潮力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是来自于成都力,是因为有成都。所以东郊记忆我认为在某种层面上来讲,是难以被复制的。”
![]()
东郊记忆著名的“成都墙”。摄影:李勇
作为主持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周榕盛赞东郊记忆:“一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自然而然在文化上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在成都朝着国际化和时尚潮流去做的,我想东郊记忆可能是一个新的突破点。”
东郊记忆:积聚年轻人的力量
另外,周榕对东郊记忆积聚年轻活力的秘诀也非常感兴趣,“成都两千多万人口,有强有力的、属于年轻人内生的原生的文化力量,所以还是需要一个表达的出口。”而东郊记忆在一座处于上升期的城市中,作为年轻一代特有的文化自信的表达,变成了“城市能量的一个像滚雪球一样的核心。”
对此罗邴文表示,在2021年受成都传媒集团委托接手东郊记忆运营时,就已经提出了“创我时尚”的相关价值观:创造由我自己创造的时尚。“《哪吒2》这部电影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在东郊记忆也能找到一种共情。”
![]()
哪吒雕塑。摄影:李勇
如果说过去的工厂是制造产品,那东郊记忆如今制造的就是创意。东郊记忆的年轻人,只要有一副可以说话的嗓子、一个能跳街舞的身板、或是一只涂鸦的画笔……就可能变成一个很好的潮牌主理人。东郊记忆之所以能积聚年轻人的力量,越来越时尚化、国际化和科技化,跟崇尚创造力的理念有很大关系。
罗邴文笑言,甚至可以把东郊记忆理解为一个空间版的哪吒,“看懂了《哪吒2》为什么会有超过150亿的票房,就会明白东郊记忆为什么每天会有大概5万的人流量:两者看来是基本同构的。”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东郊记忆园区将继续保持创新活力,不断推动园区的提质升级,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多力量。
成都商报记者 蒋庆 启凌 摄影报道 编辑 袁诗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