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八点,王伟开始了新的一天。地铁上人头攒动,他手里捏着昨天没来得及处理的报表。就在此时,他突然感到下腹一阵蠕动,便意来袭。
但四周都是人,肚子也时紧时松,“上厕所?现在可不行,等到了单位再说吧。”就这样,王伟硬生生把这股冲动压下,焦躁地等下一个地铁站。
你是不是也经常在繁忙的工作节奏中忽视了身体的信号,把“上厕所”这件小事一推再推?很多人以为,偶尔憋一憋并无大碍,甚至觉得是自律和敬业的象征。
可你知道吗?长期忍便,可能在悄悄损害你的肠道和全身健康,甚至埋下严重隐患!到底憋便会引发哪些健康问题?办公室“打工人”如何养成科学排便好习惯?别走开,答案一定超出你的想象。
生活中,很多上班族因为开会、赶文件、环境不便等各种原因,常常“憋便”成习。可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却可能带来让你“肠”远麻烦。
专家解析,健康排便是肠道自我清除毒素的重要方式。如果长期刻意憋便,肠道内的粪便停留时间延长,致病菌和毒素被反复吸收。
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数据显示,长期憋便人群便秘发病率高达48.6%,比普通人高出20%以上。
![]()
不仅如此,憋便还会增加痔疮、肛裂、肠道炎症等疾病风险,有研究发现,长期便秘患者发生结肠肿瘤的概率较正常人群提高37%。
医学上还指出,肠道毒素积聚,还可能影响皮肤、情绪甚至免疫力,让你莫名其妙疲乏、上火、脸色差。
快节奏的工作让很多人习惯“委屈”自己:开会无法请假、写材料怕被耽误、厕所环境不适应……更有不少行业人士反映,办公楼卫生间排队,休息时间短,导致忍便成“本能反应”。
但你是否知道,每错过一次便意信号,等于给肠道增加一次高负荷。时间一久,肠壁敏感性下降,“想拉却拉不出来”变成日常。
有研究显示,84%的慢性便秘患者,有忍便习惯史;并且女性、久坐、饮水量不足者更为高发。因此,憋便绝非“小问题”,而是“健康黑洞”的第一步。
![]()
短时间偶尔憋便,通常问题不大。但长期下来,身体可能出现诸多不适:
便秘、肠胀气:肠道蠕动减弱,排便困难,“如厕时间”成煎熬;痔疮、肛裂:肛门受压、血流不畅,90%的痔疮患者有久坐/憋便习惯;口臭、皮肤差:毒素逆流,容易长痘冒油,口气变重。
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肠道环境影响大脑,情绪、记忆均受牵连;免疫力下降:肠道屏障受损,细菌、毒素易突破防线,易生病。
![]()
值得警惕的是,有些中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原本肠道功能就较弱,若再频繁憋便,肠道菌群失衡,慢性炎症和免疫失调风险同步飙升。
权威建议,“打工人”想拥有健康生活,从主动顺畅排便做起。做到以下几点,效果立竿见影:
一有便意马上如厕,哪怕在工作间隙,也不要强忍;每日定时排便, 固定时间(如晨起、饭后)慢慢“培养”反射;多喝水、多吃蔬果粗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适度运动,如快走、深蹲,帮助肠道蠕动;每坐一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工作中合理安排如厕时间,不要觉得“浪费时间”;关注肠道健康,才更有工作效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