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马嘉豪
“奉节脐橙是我们的地理标志,是重庆的一张名片。但在新加坡超市里,它只被标注为‘产地:中国’,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它来自重庆。”
近日,重庆邮电大学网安法学院数字法学系主任郭亮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举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这背后,折射出重庆乃至全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普遍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短板。
![]()
奉节脐橙。
郭亮老师团队在承担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时发现,随着企业“出海”步伐加快,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风险日益凸显。
除了像奉节脐橙这样“品牌隐形”的现象,更严峻的是商标抢注、专利诉讼等直接风险。他提到瑞幸咖啡在泰国的商标曾被当地企业抢注,历经诉讼才艰难夺回,为企业敲响了警钟。
![]()
重庆邮电大学网安法学院数字法学系主任郭亮。
“产品要出口,专利商标必先行。”郭亮副教授强调,知识产权的布局具有前瞻性,从申请到授权存在时间差,如果等到产品要出海时才行动,可能为时已晚。然而,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专利权人向海外提交专利申请的比例仅为5.9%,远低于25.2%的产品出口比例,呈现出“产品多、专利少”的被动局面。
基于深入调研,郭亮团队在《加快构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风险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议》中系统提出了应对策略。
该研究成果已获得重庆市高度重视,并成功转化为政策实践——相关建议被吸纳进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以及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渝企出海”知识产权护航行动方案(2025-2027)》。
![]()
奉节脐橙已出口到海外。
郭亮指出,构建风险预测预警体系是护航企业出海的“导航仪”和“安全阀”。该体系主张从健全工作体系、创新机制、加强服务、强化政策保障及引导企业练好内功五个方面协同发力。
例如,推动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以缓解企业应对海外动辄数百万诉讼费用的压力;同时,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弥补重庆在高端涉外知识产权服务方面的短板。
“政府的政策支撑至关重要,但最终落脚点还在企业自身。”郭亮表示,企业必须将知识产权提升到发展战略高度,实现全球化布局与知识产权前瞻部署同步进行。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重庆名片”在海外市场不仅“卖得出”,更能“叫得响”“站得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