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的安卡拉总统府,德国总理默茨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两人脸上的表情却完全不一样,一个透着谨慎,一个带着强势,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握手背后全是心思。
这是默茨上台后第一次正式访问土耳其,对外喊的是“战略伙伴关系”的口号,可桌子底下的筹码,早就摆得清清楚楚。
![]()
要说这次访问最核心的事儿,还得是“台风”战机的买卖,这战机可不是普通装备,是德、英、意、西四国一起研发的先进机型,出口得四国全点头才行,放在以前,土耳其想买到它,简直是天方夜谭。
2016年土耳其越境打击叙利亚后,德国直接拿“人权问题”当理由,把对土军售的大门焊死了。
这一禁运就是好几年,双方在军事合作上几乎没什么往来,可今年不一样了,5月默茨政府上台后,对土政策立马调了头。
7月就正式签了授权文件,把“台风”战机出口土耳其的长期限制给取消了,为啥突然松口?说白了都是利益驱动。
![]()
以色列最近在伊朗和叙利亚那边动作频频,军事行动一次接一次,土耳其看着邻居这么活跃,心里肯定发慌,急着升级自己的防务能力。
而欧洲这边呢,日子也不好过,乌克兰冲突僵着没进展,加沙的战火又停不下来,这两个地方,土耳其都能插上手当“中间人”调解。
这种角色,正是欧洲现在急需的,还有个“欧洲安全行动”的防务倡议,本来是欧盟内部的事儿,现在也允许非欧盟国家参与。
土耳其要是能加入,一方面能帮欧洲看住东南方向的门户,另一方面,土耳其的军工企业近些年发展得不错,也能给欧洲的防务计划添点力,两边都能捞着好处。
![]()
可这事儿没那么容易成,希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希腊和土耳其都是北约盟友,可两国在海域边界问题上吵了几十年,矛盾深着呢。
土耳其以前还时不时放几句“战争威胁”的话,希腊怎么可能容忍自己的死对头掺和欧洲防务?有分析说,德国说不定得给希腊点实际好处,才能把这股反对声压下去。
默茨这次访土,故意没提“欧洲安全行动”,估计就是不想把矛盾摆到台面上,先把合作的调子定下来再说。
![]()
德土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互相需要,土耳其要战机升级防务,欧洲要土耳其当地缘支点,战机交易就是双方递出的橄榄枝。
只不过这橄榄枝能不能顺利递到底,还得看希腊那边的态度。
合作的算盘打得响,可分歧也藏不住,新闻发布会刚进入提问环节,气氛就变了味,第一个炸雷就是人权问题。
全场记者都盯着默茨,等着他提伊马姆奥卢,这位53岁的伊斯坦布尔市长,可是埃尔多安最忌惮的政治对手。
今年3月,他突然因为腐败和恐怖主义指控被拘留审查。
这事儿一出来,土耳其55个省份都爆发了大规模抗议,不少地方还发生了警民冲突,政治局势一紧张,市场都跟着波动。
更蹊跷的是,就在他被抓前几天,伊斯坦布尔大学突然取消了他的学位,按照土耳其的法律,没有高等教育文凭,就不能参选总统。
当时反对党已经打算推选他参与总统角逐,而且他的民调支持率一度超过了埃尔多安领导的执政党,是最有竞争力的反对党领袖。
如此看来,这一系列操作,明摆着就是冲着他来的,就是不想让他有机会和埃尔多安竞争,人权观察组织早就给默茨递了话,让他公开表态反对这种做法。
默茨夹在中间也挺难,既不能得罪欧洲的人权团体,又不想把埃尔多安惹毛了。
无奈之下,他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土耳其某些决定,没达到欧洲理解的法治与民主标准。”这话刚说完,埃尔多安立马就硬刚回去了。
他说:“不管是谁犯了法,司法机构都得动手,这就是法治国家。”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可熟悉土耳其政局的人都清楚,当地的司法系统早就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
我觉得默茨这表态其实挺鸡贼的,既没完全站在人权团体那边,也没直接批评土耳其,算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比人权争议更激烈的,是两人在加沙问题上的对骂,差点当场红脸,默茨先定了调子:“德国永远支持以色列,这是大屠杀后的承诺,但不代表认可它的每个决定。
”这话看似中立,其实矛头直指哈马斯,“只要哈马斯早放人质、放下武器,战争立马能结束,多少受害者能保住命?”
埃尔多安哪能忍这个,当场就拍了桌子,指责以色列在加沙搞“饥饿和种族灭绝”。
他盯着默茨反问:“哈马斯连炸弹都没有,以色列却握着核武器,这种不平衡你们德国人看不见吗?”这话戳得可真够狠的,明摆着拿德国的二战历史说事。
![]()
这一段唇枪舌剑,把德土两国的矛盾全暴露了,德国想靠土耳其的地缘价值办事,却又得端着欧洲民主、人权的架子。
土耳其想要欧洲的武器和资金,却不愿放弃自己的强权逻辑,两边都想让对方妥协,可谁都不愿意先让步。
本来以为两国领导人见面,就算有分歧也会私下沟通,没想到直接在发布会上撕破脸。
这也能看出来,人权和加沙问题,已经成了德土合作绕不开的坎,不是想回避就能回避的。
![]()
土耳其这些年在国际上的操作,其实挺有“左右逢源”的味道,它的军工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厉害,无人机出口在全球都能排上号,本土武器研发也有不少突破。
有了这些底气,它在和欧洲谈防务合作时,腰杆自然就硬了。
而埃尔多安本人,一边借着伊马姆奥卢的事件巩固国内权力,一边又借着加沙问题在中东刷影响力,同时还能从欧洲捞到战机和防务合作的好处,算盘打得是真精。
欧洲这边也有自己的难处,俄乌冲突之后,欧洲各国都意识到了防务自主的重要性,搞了个1500亿欧元的防务计划。
![]()
可光靠欧盟内部的力量,想守住这么大的疆域并不容易。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太关键了,能帮欧洲看住东南门户,这也是欧洲愿意放下之前的分歧,和土耳其合作的重要原因。
不过希腊和土耳其的矛盾,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2020年两国就因为海域油气资源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2023年又发生了空域摩擦,这些历史恩怨,都给欧洲吸纳土耳其参与防务合作埋下了隐患。
![]()
德国想要推动合作,就得先摆平希腊,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加沙问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土耳其在加沙问题上动作频频,不仅推动阿拉伯国家协调立场,还向加沙提供了人道援助。
而德国一方面要坚守对以色列的承诺,另一方面又不能得罪阿拉伯世界,这种平衡术其实很难玩。
这也意味着,德土在加沙问题上的分歧,短时间内很难弥合,说到底,默茨这次访土,就是一场现实的利益交换。
![]()
“台风”战机的采购意向是敲门砖,防务合作是核心菜,而人权和加沙问题,不过是饭桌上不得不提的尴尬话题。
双方都清楚,合作对彼此都有好处,所以就算吵得再凶,大方向也不会变。
默茨心里明白,欧洲现在缺不了土耳其,且不说乌克兰和加沙的调解需要土耳其出力,光是“台风”战机的潜在订单,就能给德国的军工企业带来大笔生意,更别提1500亿欧元防务计划里的合作机会了。
埃尔多安也打得一手好牌,既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又提升了国际影响力,还能拿到想要的武器和合作,怎么看都不亏。
默茨走后,土英“台风”战机的合同谈判还会继续推进,“欧洲安全行动”的相关协商可能会在暗中进行。
伊马姆奥卢大概率还得在监狱里待着,加沙的炮火也未必会停。
在这个新的地缘政治阶段,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默茨和埃尔多安都深谙这个道理,所以就算有再多分歧,也能坐下来谈合作,这或许就是大国博弈的现实,看似复杂,本质上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算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