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西沙群岛里的甘泉岛,这地方可不简单。它就窝在永乐环礁的西边,一个椭圆形的家伙,南北拉长了七百多米,东西五百来米,总共就零点三平方公里那么大点地儿。搁在南海这片汪洋里,岛上绿树成荫,沙滩白得晃眼,东南角还有个浅水码头,能让小舢板靠岸。别看它小,战略位置牛着呢,离大陆一千多公里,搁那儿就是个天然的前哨。要不是1974年那场西沙海战,它差点儿就让南越给占了去。
![]()
先得说说背景。1973年1月,美国签了巴黎协定,从南越撤兵,走的时候把一堆先进武器甩给了南越当局,包括排水量两千八百吨的驱逐舰和一千八百五十吨的护卫舰啥的。南越总统阮文绍这时候国内乱成一锅粥,经济崩盘,民众闹腾,他急需转移视线,就把主意打到西沙群岛头上。他琢磨着,中国军事重心在中苏边境,南海这边兵力薄,南越手里有美式装备,抢占西沙既能捞海底石油资源,还能给国内人画个大饼。结果,这步棋走得太冒失,直接撞上了铁板。
![]()
1974年1月10日,中国南海渔业公司张秉林带队,部分渔民先上了甘泉岛,升起五星红旗,还立了块木牌,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容侵犯”。1月15日,琼海903号渔轮也派人上去加固。
谁知当天,南越不顾中国警告,派出“李常杰”号驱逐舰、“陈庆瑜”号护卫舰和另外两艘舰艇,直奔永乐群岛。它们先冲着在甘泉岛附近作业的南渔402号和南渔407号渔船下手,无理要求渔船滚蛋,还开炮扫射,打伤了中国渔民和民兵好几人。南越这帮人胆子肥了,觉得中国反应慢,就继续推进。
1月16日,南越舰队加码,又派兵登陆金银岛和甘泉岛,竖起所谓“主权碑”,试图站稳脚跟。中国情报部门早盯上了,南海舰队从广州和汕头基地紧急调动。1月17日,扫雷舰396号、389号,加上猎潜艇271号、274号,在永乐群岛开始巡逻。汕头第七十四大队的281号、282号猎潜艇也赶来支援。魏鸣森当了前线指挥,率队在永兴岛待命。南越那边,阮文绍下死命令,要不惜代价抢岛,岘港海军基地源源不断补给弹药和士兵。
![]()
1月19日凌晨,南越4号和16号军舰正式闯入永乐海域,派出两个班六十来号士兵,分乘橡皮艇上金银岛和甘泉岛。金银岛那帮士兵上岸后,踩着珊瑚碎石推进,插旗拍照,报告登陆成功。甘泉岛方向的艇队碰上浅滩,士兵推着艇涉水,扛步枪和补给箱,试图在岛中低地挖营地。中国民兵队长苏敏京早布置好了,一部分藏壕沟树丛,一部分守岸边。南越士兵上岛散开勘探,踢开诺丽果树下的落叶,找淡水井位置。苏敏京现身警告,他们不听,民兵就冲出来,手持刺刀逼近。南越士兵丢包滚艇,艇上机枪没响起来。
金银岛上,南越指挥官何文锷下令开火,中国民兵先反击,击毙一人,伤三人,其余南越兵乱跑回舰。何文锷急电岘港,岘港回“开火”。南越舰炮先轰,中国舰队立马还击。猎潜艇编队调整队形,281号282号从侧翼包抄。炮战从清晨打响,中国海军二十多分钟内砸出一千七百发炮弹,直奔南越通讯桅杆和甲板炮位。
南越舰摇晃冒烟,士兵拖伤员修设备。中国战士在颠簸中装弹,魏鸣森通过喇叭指挥,火力死死压住。战斗拖了一小时,南越一艘主力舰沉底,三艘重伤,残舰逃窜。中国这边十八名战士牺牲,遗体安葬琛航岛。
![]()
海战赢了,南越残兵还死守甘泉、金银、珊瑚三岛。魏鸣森本想撤舰,高层评估后决定扩大战果,彻底清场。广州军区调榆林要塞三个连、一个两栖侦察队,外加几百民兵,总五百多人,乘舰艇和渔轮402号407号出动。1月20日早,从永兴岛启航,海空军配合,飞机二十六架次轮番掩护。甘泉岛先打,九点三十五分,四艘舰艇近岛,炮火覆盖七轮。南越士兵见飞机俯冲弹片飞,举白旗投降。先头部队橡皮舟上滩,清点俘虏,检查树林井边。
![]()
十点三十五分,转珊瑚岛,护卫舰炮击,南越兵弃滩头退中央高地。侦察队从七百米外跃海蛙泳上礁,拉扇形搜索,从岩缝灌木揪出三十多名南越官兵,缴械投降。金银岛最快,炮击后南越兵全散。中国战士上岸清理痕迹,升五星红旗。整个登陆四小时,三岛收复。南越当局后派“麒麟”号增援,被中国舰拦截,没靠近。阮文绍政权丢人现眼,国内矛盾更炸锅。这仗确立中国对西沙实际控制,南越海军元气大伤。
搁到现在看,这场海战不是小打小闹。它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对外作战,洗刷了甲午海战以来的百年耻辱。南越仗着美式装备,吨位大兵多,但准备差,士气低,中国靠情报准、指挥稳、协同好,硬是小艇打大舰。牺牲的十八位战士,墓在琛航岛,成了南海主权的活碑。魏鸣森后来继续干海军,苏敏京和民兵回渔业守岛。越南到现在还嘴硬,说西沙是他们地盘,但历史铁证在那儿摆着,谁也赖不掉。
![]()
转到甘泉岛本身,这岛儿真是个宝贝疙瘩。西沙二十二岛七沙洲,大多珊瑚堆成,面积小海拔低,淡水稀缺。甘泉岛例外,它地势高,海拔顶八点三米,植被盖九成,树种多:苦楝、黄檀、羊蹄甲、白毛树、桐树、水黄皮、诺丽果树啥的。岛边沙丘围着,中间低平草坪灌丛过渡,这样的条件,养出三种南海罕见玩意儿,每样都值当说说。
![]()
头一个,甘甜淡水。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海时,在岛中低洼挖出两口井,水清甜可饮,就叫它甘泉岛。井宽一米五,深五米,水源靠珊瑚礁海绵体吸季风雨,丛林帮着锁水。西沙其他岛没这福气,古渔民用更路簿记着这儿,能取水暂住。搁二战前,商船漂流搁浅,也靠这井救命。现在科学测了,岛淡水最丰沛,水质最好,搁南海就是金贵货。
![]()
第二个,黑山羊群。西沙东岛有野牛,明末就有了,三百七十年历史,叫牛岛。甘泉岛小,不养牛,但有黑毛羊。琼海潭门老渔民忆,二战后海南人上永兴、珊瑚、甘泉岛,发现羊是日军从大陆抢来军粮,日败后无人管,野化了。李准当年也留过羊牛散养,但地表水咸,喝不着井水,没活。现在岛上羊是渔民家养,放岛上吃野果灌木,肉鲜嫩耐嚼,算南海特色。
第三个,唐宋遗址。岛有水有生态,古人开发西沙,必挑这儿住。1974年3月,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文化局试掘西北部,出土三十八件文物。1975年3到5月,再挖,文化层二十到五十五厘米厚,出土七十二件陶瓷:唐青釉双耳罐、卷沿罐,宋青白釉瓶、四系小罐、青釉碗、划花大碗、莲花纹大碗、突唇碗、粉盒啥的,跟广州西村窑一模一样。还有铁刀铁凿、唐铁锅片、宋泥灰陶擂片、宋明铜币。1991年,中央民族大学王恒杰调查,发现瓮棺、夹砂陶、石器,推到史前秦汉战国。1996年普查,立“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碑,南海第一块文物保护碑。这些东西拼出西沙历史:南朝广东人出海北礁留用具,唐宋甘泉岛定居渔猎。越南嚷西沙他们地盘,这些遗址就是铁证,自古中国领土。
![]()
这三宝搁一块儿,淡水养人,羊群添活力,遗址证主权,搁南海独一份。岛上生态稳,植被护水土,珊瑚礁环卫,养鱼蟹鸟兽。考古继续,2021年调查新发现唐宋陶片和贝壳堆,证明古人吃贝类,生活痕迹多。搁今天,甘泉岛还是渔民补给站,海军驻点,科研基地。西沙海战后,中国建永兴岛机场、医院、学校,甘泉岛也修码头,加太阳能灯,生活便利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