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刚出炉的 10 月楼市数据简直炸了锅!先给大伙扒三个扎心数字:百强房企这个月卖房子的钱,比去年同期直接少了 41.9%—— 说白了就是去年赚 100 块,今年顶多赚 58 块;新房销售面积跌到 9.7 亿㎡,要知道这可是跟 2024 年的基数比,而 2021 年巅峰期一年能卖 18 亿㎡,等于直接腰斩还多;更要命的是库存同比涨了 10.6%,现在全国房子堆起来,光三四线城市就得卖四年才能清完。
可能有人说 “数据太虚”,那咱换个说法:你家楼下的售楼处是不是又在搞 “骨折促销”?以前排队抢房的场面,现在是不是只剩销售小哥追着你要电话?我上周去河北一个地级市调研,当地销售说去年全年才卖了不到 4 成房子,不少新小区晚上亮灯率连 30% 都不到。这就是数据背后的真实景象,不是行业不行了,是真的卖不动了。
为啥会变成这样?咱得从根上捋。首先是咱老百姓兜里没钱、心里没底。刚出的调研显示,现在只有 15% 的人还想买房子,超半数都在存钱 “躺平”。为啥躺平?收入不稳定啊!房贷压力摆在那,现在找工作都难,谁敢随便背上几十年的债?我邻居大哥本来想换房,上个月公司裁员降薪,立马把看房计划搁置了,说 “先保住饭碗再说”。这不是个例,是普遍心态。
其次是房企自己作的,信任崩塌了。前几年房企疯狂加杠杆,现在爆雷的爆雷、化债的化债,光今年就有 21 家出险房企砸了 1.2 万亿还债,很多债务直接削掉一半以上。老百姓怕啊!怕交了钱拿不到房,毕竟烂尾楼的新闻谁看了不揪心?现在大家买房先问 “能按时交房吗”,期房根本不敢碰,可现房又少,自然没人买。
还有个大问题:房子建错了!现在库存里 44% 都是 100-140㎡的户型,可老百姓想要的是低总价的小户型。三四线城市本来人口就外流,还建一堆大户型,能卖出去才怪!反观北京、武汉那些 “好房子” 项目,小户型一开盘就售罄,这说明不是没需求,是供需错配太严重,房企拍脑袋建房,根本不看市场需要啥。
这事儿影响可太大了,不光是房企难受。先说房企端,现在千亿阵营就剩 7 家,中小房企死的死、逃的逃,连碧桂园、融创都掉到 300 亿阵营了。房企没钱就不敢拿地,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少了,修路、建学校这些民生工程都受影响。更惨的是上下游行业,我认识个做装修的师傅,以前一年能接 20 多个活,今年到现在才接了 5 个,只能去打零工补贴家用。建材、家电这些行业也跟着倒霉,连锁反应一触即发。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影响藏在细节里。小区旁边的建材店关门了,楼下中介门店换了三波老板,这些都是楼市冷下来的信号。不过也有好迹象,比如二手房成交占比在涨,1-9 月卖了 5.58 亿平方米,说明大家更认 “看得见摸得着” 的房子了。还有 “以旧换新” 在诸暨这些地方挺火,帮老百姓卖掉老房子换新房,已经带动了 11 亿的销售额,这说明找对方法还是能激活市场的。
最后说点我的实在话,这事儿没那么悲观,但也别想一夜回暖。很多人问 “楼市是不是要崩了”,我觉得不是崩,是在 “排毒”。以前靠高杠杆、高周转的玩法早该淘汰了,现在倒下的都是那些只顾着圈钱、不管房子质量的房企。你看活下来的保利、中海这些企业,都是稳扎稳打的,说明行业正在回归理性。
但有个真相得说透:以后不会再有 “闭眼买房涨涨涨” 的好事了。现在 10 个买房的里,有 6 个觉得房价会稳住,2 个觉得会跌,真正认为会涨的只有 1 个半。而且房子会越来越分化,核心城市的好房子依然值钱,三四线那些没人住的空房子,可能真的会变成 “负资产”。
最关键的是啥?是信心。房企别再玩套路了,把房子建好、按时交房,比啥促销都管用;政策也得接地气,别光喊口号,得真解决老百姓收入不稳、怕烂尾这些实际问题。等啥时候邻居大哥敢重新看房了,楼下中介门店不用天天打折了,楼市才算真的稳了。
这轮调整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以前是 “有房就赚”,以后得是 “好房才值”。咱普通人不用慌,也不用急,慢慢看、慢慢等,楼市总会回到该有的样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