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2日,京杭大运河的两端,3.2万人参与的北京马拉松和史上冠军奖金最高的杭州马拉松在同一天鸣枪。这两站金标赛都有实力不俗的外籍选手参与。
黄雪梅在北马实现逆袭,在后程发力追上了丁常琴和周霞,拿到了自己北马的第一个国内冠军,成绩是2:31:28。周霞和丁常琴分列二三位。赛前本想尝试打开230的丁常琴在最后时刻被周霞反超,她感慨“岁月不饶人”,自己接下来会以跑名次为主。
而在半个小时前,在京杭大运河另一端那座同样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杭州,卸下“大众一姐”包袱踏上杭马赛道的朱卿,以2:32:48无悬念拿到冠军。在西安跑赢她的黄菲在十多公里出现头疼等症状,最后追求安全完赛,以国内第六名结束比赛。而亚军和季军被杭州本地跑者陈林明和唐晓芳获得,成绩分别为2:37:14和2:37:37。
两周前,朱卿冲击230未果,把“大众一姐”的宝座交到了在东营跑出229的黄雪梅手里。如今,两人又南北相隔,黄雪梅带轻松的心态,虽然再次冲击230未能实现,但她给自己北马的表现打90分。而朱卿也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在杭马拿到了她卸下“大众一姐”后的第一个冠军。
![]()
这是黄雪梅的第三次北马之行。在她的跑马经历里,北京留给她的记忆都是美好的——2019年,她在这里第一次破三;2023年,她在这里达标国际健将,成为大众一姐;2025年,带着两周前在东营达成229PB的轻松,她又来到了这里。
在赛前,黄雪梅对自己这次的北马究竟能发挥几成水平并不有太大把握,毕竟东营和北京只相隔两周。但站上熟悉的北马起点时,黄雪梅知道,那个熟悉的自己又回来了——“还是想挑战一下,能否再跑进230。东营跑完才两周,不确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再跑到那样的水平,只能说尝试一下,有机会就去努力,没机会也正常。”
国际精英组成的第一集团出发的配速很快,黄雪梅自己以325-326配速跟了两公里后,就慢下来了,她边跑边等着从后面出发的丈夫陈志明追上来。随后,俩人以330左右的配速并肩前行。
![]()
意外发生在7公里左右,黄雪梅在这期间中途上厕所。她说,这一公里,用时5分18秒。再次回到赛道,陈志明把配速提到326-327,黄雪梅受不了这次提速,跟丈夫说,“不要对230抱太大希望,落后一分多钟很难追了,慢一点,我们放松心态好好跑。”
随后,黄雪梅的心态和状态一直都不错:15公里追上刘君慧,30公里左右时,尽管丈夫有些掉速,但她没受影响还趁机提速,一个人独自往前跑了。北马赛道人比较多,这一路她都找得到男选手跟一下。就在那时,黄雪梅经路人提醒得知,自己是国内第三名。
“我心想国内第三,还是有机会上领奖台,争取稳住不要掉,后面按自己配速跑。”黄雪梅在30公里后,追上了周霞,也看到了前方的丁常琴。
果然,黄雪梅在赛道上遇到了一位学生跑者,一直带她继续跑。对方还一路给她鼓励,让她稳住。最后四五公里跑得有点痛苦,但黄雪梅还是稳住自己,并在41公里时追上了有些吃力的丁常琴。
![]()
“丁姐的实力一直都比我强,所以能追上她,肯定是她今天状态不好。追上她不是我厉害,而是丁姐跑崩发挥不佳。我相信她下场肯定比我好。”黄雪梅最终以2:31:28,自己第二好的成绩冲线,也第一次成为北马国内第一名。
虽然没有再跑进230,但黄雪梅非常释然,“虽然成绩没达到预期,但整个人的心态很好,这是我第二好成绩,给自己的表现打90分。”
带着北马冠军奖牌,黄雪梅结束特种兵行程返回厦门,她的下一站是11月30日的上海马拉松。
![]()
“对于今天跑了232,我觉得很可以了,因为按照预期的话,其实也就在235左右。”
朱卿在刚刚结束的杭州马拉松中,以232拿下了国内女子冠军。于她而言,在这场沉浸式的比赛中,不仅达成了自己拿下国内冠军的目标,让她更欣喜的是她开始找回了一些在西安马拉松未曾找到的比赛节奏,也重新拿回了对身体的掌控感。
![]()
在杭马前一周周末,朱卿在长沙马拉松拿下了半马国内女子第一,杭马是她连续作战的第三场比赛。赛前,虽然有很多朋友鼓励她再试一下破230,但是基于对自我体察和对赛道的考量,朱卿的认知很清醒、目标也很明确:“我觉得这个是不现实的,因为杭马赛道起伏坡度有点大,跑起来还是有不小难度的。”虽然西安、长沙两场比赛后,她感觉精神状态恢复得还不错,但是连续做战带来的疲劳感,让她感觉肌肉弹性的恢复还是差挺多。所以,对于今天的比赛,她也提前做好了心理预期——“按照234-235的目标去跑。”
早晨7点的杭州,气温15度,相较更寒冷的西安,朱卿明显感觉到今天的肌肉跑起来完全不一样——有知觉,腿也没有打飘。前5公里,朱卿习惯先看看感觉,也按照自己计划中前半程76分到77分中的目标去跑。因为知道后半程有爬升不好跑,所以她想着那就争取跑个235左右。但是没想到跑了大概3-4公里时,一位澳大利亚的跑者上来了,一直位于朱卿之前4-500米,而这也反而给朱卿带来了动力,“按照她PB成绩来的话,她的成绩比我好太多了。”在此前,还有三位水平更高的外籍黑人选手,从出发前就已经没了身影。朱卿想着那就跟着这位白人选手,争取别被甩太远,可能后面还有点机会。就在这样“一直往前看”的念头中,朱卿跑完前半程用了差不多75分钟。
![]()
她本意想着缓缓,但速度并未因此掉多少,在27-28公里时,朱卿追上了这位澳大利亚的白人选手,两人变换位置。彼此跟随带跑给了朱卿额外的动力,她不再感觉自己跑起来孤零零的,反而有了一种“有个伴儿”的感觉。30公里时,用时1小时47分。38-39公里间,朱卿再次被澳大利亚选手一个加速反超。她当时想咬牙跟一跟,但实力的差距让她只能作罢,“我想追,但我跟不住。后面表也飘了,感觉就是自己想着能再坚持一公里,就坚持一公里。包括路边的公里牌都很少去看了,完全就是沉进去了。”
到达终点后,朱卿表示相比自己在西安跑得非常乱的节奏,今天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感觉自己慢慢找回节奏了,知道出现哪一些状态,该怎么去处理、调整和解决。“比如说我到后面,跑几步就感觉腿似乎要抽筋,但我知道肯定抽不了,这就是你对自己身体的感知拿回来了。这种感知对我而言,就是知道大概它不会抽筋,还有就是能清晰地感知到这种比赛节奏或者整体的变化。”
![]()
对于后续的比赛安排,朱卿表示自己要休息一下,具体后面会跑哪些比赛,还是得看恢复调整的情况。“我并不擅长连续作战,如果说调整恢复不是很好的话,可能会接着再调整一下,还是身体重要。”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作者:WR China Team
制作:小春
图片:受访者提供
投稿、应聘兼职作者,请联系
womenrunning@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