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坐在《德国之声》的镜头前,说出了就职后最重要的态度:如果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一切都别谈。
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问题很大。她只谈和平,却不提怎么实现和平,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
我们先来看郑丽文具体说了什么。
记者问她,是否支持军费提高到GDP的5%的问题。她没有直接回答,却反过来问记者:“全世界哪个国家愿意把GDP的5%花在军费上?德国做到了吗?”记者只好老实承认“没有”。
这招很聪明,郑丽文她不仅批评了民进党当局乱花钱,还站在了老百姓一边,关心大家的钱包。
她还大胆批评了购买美方装备的问题,说很多钱已经付出去了,但货却迟迟不到。比如,几年前订购的M109A6自行火炮,付款后美方一直延迟交付;还有“鱼叉”导弹系统,价格高得惊人,但形成战斗力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郑丽文指出这些问题,等于同时打了民进党和美方的脸。
最重要的,她连续三次强调“和平、和平、和平”。她说台海已经被弄成了“世界最主要的火药库”。她的中心思想是,必须先避免打仗,然后才能谈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
在岛内,郑丽文需要对抗民进党整天喊的“抗中保台”。在国民党内部,也有人觉得她对大陆不够强硬。她通过德国媒体发声,既能告诉国际社会“国民党是温和的”,又能对台湾民众说“我比民进党更在乎你们的生活”。
![]()
郑丽文的话听起来是为台湾好,但里面有个大问题,她只说要和平,却绝口不提“统一”两个字,就像是只要看病不花钱,却不想把病治好一样。
马英九那八年,两岸确实很好,大家做生意、旅游都很热闹,这就是郑丽文说的“和平”。但结果在这段“和平”时期,民进党利用这段时间,悄悄地修改课纲,在教科书里去掉中国的历史。他们鼓励年轻人自称“天然独”,不说自己是中国人。这种和平,就像给一棵枯树浇水,看起来枝叶茂盛,根却已经烂掉了。
所以,当民进党再次上台后,两岸一下子掉到冰点。以前的那点和平基础,根本经不起考验。国民党不敢理直气壮地谈统,怕丢了选票,但这种“只求暂时安稳”的做法,反而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大陆的角度看,真正的、能长久的和平,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都认同“一个中国”。没有这个前提,和平就像纸糊的墙,一推就倒。大陆为什么常常绕台?就是为了明确告诉所有人,大陆有决心、有能力。
![]()
郑丽文这种“只要和平”的想法,在历史上吃过很多次大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和法国对希特勒德国的态度。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暂时不卷入战争,一次次让步,默许德国吞并奥地利,又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换来和平,结果反而让希特勒觉得他们软弱可欺,最终发动了规模更大的大战。
现在看台岛,情况很像。民进党就是利用各种手段,一点一点地搞“独”,像切香肠一样。国民党如果只是嘴上喊和平,却没有实际行动去反对“独”,那实际上就是在帮民进党的忙,给了他们更多时间去做准备。
民进党近年来大力推动“潜艇自造”计划,这个计划其实是为了建立一套独立的体系,为将来攒本钱。如果国民党只是批评计划太花钱,却不反对其背后的“独”意图,那就是在避重就轻。这种和平是假的,是危险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拼命买美装备肯定不是办法,且不说台湾的经济能不能长期支撑,就算买来了,在大陆的强大实力面前,也只是摆设。
郑丽文反对乱花钱是对的,但她指出的路并不完整。真正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回到“九二共识”的正道上来,彻底放弃任何形式的“独”幻想,真心实意地和大陆商量未来。
和平是宝贵的,但用让步换来的和平是跪着的和平。站着争取来的、有尊严的和平,才是真和平。
郑丽文主席,您说“没有和平,其他都是侈谈”,这句话说对了一半。我们更应该说的是:“不谈统的和平,本身就是最大的侈谈”。历史会给所有人打分。是选择做顺应大势的明白人,还是做被民意裹挟的糊涂虫,考验着国民党新领导人的真正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