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龙凤紫薇我想到的譬喻就是,这是草根绿茵场上的星辰大海!
——六月的晚风裹挟着球迷的呐喊,长江北盐城奥体中心两万张座椅已无虚席。
![]()
灯光下,一位身披徐州队战袍的球员正在冲刺——白天他或许是写字楼里的程序员,或许是穿梭街巷的外卖骑手,而此刻,他的步伐只为家乡荣誉而奔涌。
![]()
场边一位父亲指着他对孩子低语:“看,那个叔叔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这一幕,正是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灵魂所在。
江苏十三市联袂献演的“苏超”联赛,以草根之名重燃了城市足球的火焰。516名球员中,有挥汗如雨的大学生,有肩负生计的上班族,有初露锋芒的高中生,还有29名前职业球员自愿褪去光环,与民间足球爱好者并肩作战。
![]()
年龄跨度从16岁青涩少年到40岁沙场老将,他们以共同的信念为城市而战:当南京队32岁前锋马俊突破防线,当“00后”小将李加俊从昔日看台观众蜕变为守门新星,绿茵场便成为平凡人梦想的放大器。一张张10元亲民票价的门票被争抢一空,甚至被炒至500元,看台上8798人的场均上座率超越了中甲联赛——足球,终以“人民的运动”之姿回归本真。
“苏超”的非凡魅力,更在于它用足球语言重构了江苏地域文化的密码。当南京以辟邪图腾与古城门铸就队徽,无锡捧出战国玉飞凤寓意腾飞,徐州亮出象征强者印记的盾牌,每一场比赛便成为城市文化的展演。
![]()
![]()
网络狂欢中,“盐水鸭对战花果山”的南京连云港之争,“楚汉相争2000年续集”的徐宿恩怨,南通“成绩碾压”的学霸宣言,无不将历史典故与市井幽默织入赛事肌理。
![]()
![]()
赛事熔炉中,“散装江苏”的标签非但未被消解,反而升华为“十三太保”的集体认同——正如常州连败后网友以“常州变巾州”戏谑自嘲,淮安在楚汉之争中笑谈“缺了韩信如何破局”,竞技场上的锋芒最终化为握手言欢的暖流。
![]()
江苏省十三市2025苏超比赛徽章标记
胜负之外,是文化根脉在绿茵场上生发出的新枝。
当足球遇见文旅,“苏超”更成为撬动消费升级的支点。
![]()
端午假期,全省景区预订量如离弦之箭激增305%,南京三日揽客数百万,文旅收入达数十亿元。江苏城市各显其能:其中盐城推出“观鸟+观赛”套餐收获两万订单,常州“9.9元门票配萝卜干炒饭”让地方特产销量翻倍,同时镇江西津渡借赛事东风使夜游客流暴涨三倍。
![]()
南通设立34处户外观赛点,濠河畔的巨幕直播与龙虾啤酒派对相映成趣;宿迁街头,凭球票可换霸王鞭鼓表演折扣,文旅与体育的嫁接让“流量”沉淀为“留量”。资本市场亦为之振奋,金陵体育、共创草坪股价连日涨停——小小皮球滚动的,实则是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经济新范式。
“苏超”的深意,更在于它缝合了历史的裂痕,凝聚起社会的共识。
![]()
自2021年江苏苏宁俱乐部解散后,这片土地的职业足球已沉寂四年。
![]()
“苏超”以“政府主导+城市协同+联赛运营”模式填补空白,让“散装江苏”的竞争张力转化为携手前行的动力。当无锡与常州因积分垫底上演“十三妹之争”,赛场硝烟散尽后,两地球迷相视一笑;当南通领跑积分榜引发调侃“不止会考试”,回应的是全省掌声。
![]()
赛事熔断规则保障公平,高考期间主动休赛护航学子——这些细节无不彰显人文温度。正如一位网友的感言:“所谓‘世仇’,不过是十三颗星辰各自闪耀又交相辉映的浪漫。”
头条号百家号图文作者龙凤紫薇(五月白玫)我的观感与思想是,哨声终将吹响,积分榜上的数字会被新纪录覆盖。但“苏超”赛场内外奔涌的汗水与欢呼,已为城市灵魂烙下不灭印记。
![]()
当外卖员放下餐箱踏上草坪,当高中生与职业球员击掌相庆,当十三城文化符号在队徽中交相辉映——足球回归了它最本真的意义: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自己故事里的英雄,让每座城市在竞争中相拥共生。这片绿茵场丈量的不仅是胜负的距离,更是一个省份如何以草根之力,托举起全民共享的星辰大海。
龙凤紫薇,20200707(六月十三小暑;天气:极限炎热)星期一,中国江淮。
本文为龙凤紫薇原创作品,首发于今日头条,由其家人李悟空作为唯一代理发布者发布于本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