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当前生育率稳居全球最低水平,近半数国民年龄已达50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据法新社证实,韩国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让殡葬行业从过去的“冷门领域”逐渐成为就业新热点。
![]()
![]()
如在釜山科技学院的殡葬管理专业课堂上,一排排深色棺木整齐排列,学生们手持传统韩式丧布,轻柔地包裹着人体模型,仿佛在照料真实逝者,随后缓缓将模型移入棺木,完成一次完整的入殓演练。
27岁的学生张珍英(音译)在周六(11月1日)接受法新社采访时透露,选择殡葬专业是出于对社会趋势的清醒认知。
她说:“韩国社会正在迅速老龄化,出生率全球垫底,我意识到,未来对殡葬服务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
23岁的林世振(音译)则因为一段个人经历选择了这个领域,因为他的祖母去世时,殡仪师精心为她准备了最后的告别仪式,这让他感触颇深。
他向记者说道:“当时殡葬师把奶奶打理得特别体面,让她有尊严地告别,这份感动让我决定投身其中”。
逝者的“人生画像”
与老龄化相伴而生的,是韩国独居人口的急剧增长。
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单户家庭占比已攀升至约42%,大量民众面临“孤独死亡”的困境。
不少独居者离世后,往往要数月才被发现,其住所的清理成为棘手难题,“孤独死亡清理师”这一职业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
47岁的前古典音乐人赵恩石,如今已是该行业的资深从业者。
他透露:“我清理过的独居者住所中,部分逝者离世数月后才被发现,这些房子就像逝者的人生肖像,每一件遗物都藏着未说出口的故事。”
在一次清理工作中,赵恩石走进了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去世的住所。房间里的一切仍旧留有她的生活印迹:一台老旧的空调、几瓶化妆品、一台便携式马桶,以及门边的几根拐杖。
他还曾在现场见过数百个密封完好的烧酒瓶、尘封多年未拆封的礼物盒,这些遗物无不透露着逝者生前的孤独。
![]()
韩国是发达国家中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孤独死亡”案例中不乏自杀者。赵恩石表示,近期他还接到了二手车租赁公司的委托,需要清理被用作自杀场所的车辆。
为应对这类事件带来的环境问题,他正研发一款可检测无人照料死亡迹象的装置。
他说:“这类死亡会滋生害虫、污染环境,夏季气味扩散极快,一旦蔓延,屋内物品基本无法留存,只能全部销毁。”
清扫员的眼泪
“孤独死亡清理师”的工作远不止简单的清洁,从业者金硕荣(音译)就曾有过特殊经历:他在清理一位已故词人的住所时,意外发现了一沓从未向亲属公开的歌词手稿。
为了慰藉逝者家属,他将这些歌词谱成歌曲,作为特殊的纪念赠予家属。
![]()
金硕荣也曾走进一名高中女生的狭小租房,那是一个不到五平方米的小隔间,被称为“考试院”。
这名女孩因家庭暴力离家独居,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生活环境凌乱不堪,床上堆满了物品和腐烂的食物,空气中弥漫着苍蝇的嗡嗡声。
但她对一个小盒子格外珍视,反复叮嘱金硕荣切勿丢弃。
一年后,该女生在房间内自杀,赵恩石清理时发现,盒子里一直养着一只仓鼠,旁边还放着她梦想成为音乐人所使用的吉他。
他说:“看到仓鼠的那一刻,我唯一的念头就是必须救下它,这是她留在世上的最后一点念想”。
面对死亡的年轻一代
资深殡葬从业者金斗年(音译)观察到,近年来越来越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加入殡葬相关行业。
他说:“过去一家人共同生活,即便有人离世,家庭仍在,物品也得以留存,但现在许多人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亲人。人一走,所有东西都必须清空,连痕迹都不能留下。”
![]()
首尔乙支大学防腐学教授李钟宇表示,2000年代初,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殡葬学学生是女性,但如今女性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60%。
釜山科技学院的学生林世珍认为,即便行业需求旺盛,从业者的心理挑战依然很大,面对逝者时会心生胆怯。
她说:“无论准备得多么充分,真正直面逝者的瞬间,还是会感到恐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