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新建交35周年,上周中国总理访问新加坡,两国还签署了多项合作!【中国总理已抵达新加坡,开展2天访问!发表重要讲话、最新行程曝光,信息量超大~】
在近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新加坡总理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还提到了中美关系,一起来看看吧!
![]()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中美关系更像“临时休战”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结束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后,也提到,很高兴中美领导人进行会晤,这或可为全球局势带来一定的稳定性。对于APEC所有经济体以及全球其他国家来说,这也将是它们乐于见的结果,因为它具有积极意义,为全球经济提供可预测性。
但中美关系目前更像“临时休战”,因为中美之间潜在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虽然这次会晤顺利举行令人欣慰,但我们有必要保持务实态度,清楚地认识到,这两个大国之间潜在担忧和竞争将继续存在。”
![]()
![]()
AI推动亚太经济体
下一轮增长浪潮
新加坡在全球努力推进AI中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会议上也阐述了人工智能的潜力,以及APEC经济体如何携手合作,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我们虽无法自主研发顶尖的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但能充分利用这些模型,在金融、物流、医疗保健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开发出最具影响力的应用程序。我们非常渴望与其他APEC经济体合作,并交流最佳实践做法。”
黄循财总理也表示:每个新科技浪潮涌现,总会有某些职业消失,同时催生新的职业。从历史来看,这些新科技崛起的净影响是积极的,也会创造更多的岗位。
“没有任何经济规律能保证这种情况必然发生。过去如此,未来未必如此。我们不能将人工智能产生的影响放任由市场应对。这意味着各国政府必须加大投入,重新设计工作岗位、创造就业机会,并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使我们不至于陷入被动局面。”
“这就是为什么新加坡在全球努力推进人工智能标准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角色——这将建立一个全面的创新框架,让用户确信他们使用的是经负责任方式开发的系统。”
![]()
![]()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中国不是正在崛起的大国
而是已经崛起的大国
黄循财总理对中国的判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洞察力,而这种认知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他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中国不是正在崛起,而是已经崛起的强国”,更精准指出中国在 “先进制造、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已成为技术领导者”。这种认知并非空谈,而是植根于两国合作从 “经验输出” 到 “双向赋能” 的深刻转变。
如今,中新合作的重心已从经典的苏州工业园区,延伸到更具未来感的绿色与科技赛道。
![]()
新加坡作为小国
在中美对弈中
保持中立原则,不选边站队
面对中美博弈格局,新加坡没有陷入 “选边站” 的困境,而是提出了更具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与其在现有框架内妥协,不如主动搭建新平台、制定新规则。这种 “造局者” 思维,正是新加坡在大国夹缝中保持主动的关键。
黄循财总理牵头推动的 “未来投资与贸易伙伴关系”(FITP)机制,已吸引14个中小型经济体加入,聚焦投资便利化、非关税壁垒破除和贸易技术整合三大核心议题。
这一机制既为新加坡赢得了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也让自身成为大国博弈中不可或缺的节点。
![]()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呼吁
全球各经济体团结合作
支持多变贸易体系共促增长
新加坡的战略视野从未局限,而是将新加坡的发展嵌入更广阔的区域生态中。黄循财总理在昨天(10月31日)亚太经合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当今世界更危险动荡,加强联系、实现双赢的合作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在这充满不确定性时期,APEC领导人应铭记APEC立身之本,它的创始信念与核心价值,包括它自创立之初所肩负的推动亚太地区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的使命。
针对上述发言,黄循财总理提出了三个重点方向。
首先围绕多边贸易体系提出三项举措,一是强化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确保其与时俱进,推动更灵活、注重成果的合作,助力各国更快应对数字贸易等新议题;
二是加强不同贸易组织间的协作,朝着亚太自由贸易区这一长期目标推进;
三是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推广无纸化贸易,通过简化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
![]()
世界动荡
对新加坡有何启示?
新加坡的一系列布局,勾勒出一个小国的生存智慧:不依赖大国庇护,而以认知深度建立信任;不畏惧格局动荡,而以规则制定掌握主动;不局限自身发展,而以生态共建扩大空间。新加坡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务实与前瞻 的平衡点上。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黄循财总理给出了一个重要启示:国家无论大小,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站队的智慧,而在于构建 “不可替代的价值网络”。
当中国的市场与技术、新加坡的经验与规则、东盟的活力与潜力深度交织,形成的不仅是双边或区域的合作成果,更是对抗全球分裂风险的稳定器。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最近也表示:亚洲大多数国家不视中国为安全威胁,新加坡也希望同中美保持友好!
![]()
站在中新建交35周年的新起点,黄循财总理的话犹在耳畔:“世界必须接受中国已经崛起的现实”。中国和新加坡从苏州到济南,从制造到绿色,从利益到规则,这场跨越35年的合作仍在续写,它不仅是两国的幸运,更是多极化世界最珍贵的实践样本。
大家针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