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兵纷女声”
随着气温下降
血管堵塞相关急症进入高发期
秋冬季节为何成为血管健康的“危险期”?
我们该如何保护血管健康呢?
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秋冬季节血管更容易堵塞?
寒冷会刺激血管
一早一晚气温低,可使血压上升,血管壁压力增大,易导致原有斑块脱落和血管破裂,低温还会使血流相对变慢,更易形成血栓。
摄入高热量饮食
人们秋冬季更爱吃高油高盐的食物御寒,且户外活动相对减少,易导致血脂升高。
理论上,血栓可以发生在动脉和静脉系统内的任何地方。但身体这几处的血管更加容易堵:
心脏血管堵:可能会造成心肌梗死
大脑血管堵:会导致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血管堵:会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留意身体发出的这些“警报”
如果突发胸闷、胸痛、大汗,或是出现无法用相关系统疾病解释的牙痛、咽痛、上腹痛等,需警惕冠状动脉栓塞,即急性心梗。
如果出现肢体偏瘫、失语,甚至昏迷、中枢系统障碍等,需警惕脑梗死或脑栓塞。
如果下肢突发肿胀、酸胀,患侧肢体比对侧肢体粗,需警惕患下肢静脉血栓。
另外,突发呼吸困难、咯血或胸痛,甚至出现呼吸骤停,需警惕肺动脉栓塞。
如何保护血管健康?
维护血管健康、保持血管弹性,得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喝够水
机体缺水时,血液黏稠度会升高,血流阻力加大、流速变慢,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加。
吃均衡
高油、高盐、高糖等重口味饮食,会加重血流负担。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平衡,多吃果蔬,少吃油腻、刺激、辛辣的食物。
少熬夜
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应规律作息,日常一定要保证每天7到8个小时充足睡眠。
多走路
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避免血栓形成。建议每天快走30分钟,以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为度。
秋冬季昼夜温差大,大家出门务必注意保暖,避免头部、颈部、手部受寒。从室外进室内也别急着脱外套,给血管适应的时间。
▌本文来源:云上兵团客户端
编辑/赵宇 责编/ 王萌 张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