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Virtual Reality)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创建的完全虚拟的三维环境,作为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近年来已衍生出一个巨大的产业,不断催生出VR看房、VR社交、VR教育、VR旅游等新场景和新业态。
AR(Augmented Reality)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场景融合的技术。MR(Mixed Reality)则是融合VR的沉浸感与AR的现实交互。三者同属“扩展现实(XR)”范畴。
![]()
“中国VR50强企业”已连续第七年发布,面向在中国注册,从事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产业研发、生产、应用及服务的企业,根据规模性、创新性、成长性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打分。
2025年榜单中有31家企业营收超过1亿元,占比超过六成,其中1-10亿元区间的26家,10-100亿元区间的3家,超过100亿元的2家。50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比持续保持在50%左右,发明专利总数达75084件。有11家企业将技术研发申报为主营业务亮点,较2024年的2家大幅增长。
从产业链分布来看,主营内容的企业数量达到14家,主营整机设备的硬件企业达到12家。此外,行业解决方案、开发工具软件各有9家,分发平台、显示技术各有4家。
![]()
从地区分布来看,台湾、上海、安徽、福建、广东(不含深圳)、河南、黑龙江各有1家。其中,大象融媒凭借在VR大空间IP内容创作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首次入选“中国VR50强企业”,实现河南企业“零”的突破。咪咕新空(前身为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首次上榜,致力于构建全国规模最大的元宇宙XR大空间平台——“咪咕未来空间”,已打造《无限The Infinite》《琴岛奇遇》《布达拉宫》《敦煌奇旅》等标杆项目。
山东、浙江、四川各有2家。歌尔股份蝉联第一,这家山东潍坊企业依靠声学业务起家,随后逐步切入VR及AR、AI眼镜等赛道,成长为全球消费电子巨头。其在全球中高端VR头显产品的出货量上排名第一,客户包括Meta、索尼、小米、华为等。
去年,歌尔股份智能硬件业务营收571.99亿元,占总营收56.66%,其中,VR、MR产品销量同比实现显著增长。今年2月发布了采用表面浮雕刻蚀光栅工艺的全新AR全彩光波导显示模组StarG-E1,实现AR光学镜片先进刻蚀工艺的新突破。
![]()
深圳有5家企业上榜,包括影石创新、亿境虚拟、雷鸟创新、创维数字、永科视觉。成立于2021年的雷鸟创新(RayNeo),前身为TCL通讯创新实验室,专注于AR设备与空间计算技术的研发,陆续发布Air、X、V系列等多款智能眼镜,应用于观影、第一视角拍摄、空间计算等场景。
2025年第二季度,其AR眼镜市场份额达到39%,首次登顶全球第一。10月23日,公司正式发布全球首款支持HDR的观影眼镜“RayNeo Air 4”,以及雷鸟V3系列AI拍摄眼镜、雷鸟X3 Pro AR眼镜。
江西有10家企业上榜。去年,全省VR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00亿元,同比增长9.34%,与2018年相比增长约26倍。相关企业超过400家,形成覆盖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内容创作的VR全产业链。
![]()
北京共有22家企业入围,领跑全国。利亚德及旗下虚拟动点连续五年上榜,蝉联第四。作为AI与空间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已构建起“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的全链条生态体系,赋能《风起洛阳》《唐朝诡事录·西行》等VR大空间项目,助力《黑神话:悟空》《NBA 2K》《使命召唤》等游戏角色动作制作,为《三体》《流浪地球》《封神》《狮子王》等作品提供动作捕捉技术支持。
京东方(BOE)跃居次席,这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显示企业,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五大领域,其液晶显示屏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球第一。
今年5月26日,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聚焦VR显示面板、中小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面板、车载显示面板等高端产品研发与生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在AR/VR领域公司已持续投入超过500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