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未来讲堂之唐诗诵读与赏析(24)——王维《相思》

0
分享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作者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中进士,唐肃宗乾元年间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精通诗、书、画、音乐,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并有“诗佛”之称。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红豆之名表达相思之情。诗中第一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说明了红豆的产地,让人猜想这位友人就在南方,也为下一句作了简洁的铺垫。

第二句“春来发几枝”,虽是一个问句,却意韵深长,暗示了自己对友人的相思之情就如南国的红豆,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总会生起思念,以及勾起了与友人相聚时的美好回忆。

第三句“愿君多采撷”,希望对方多采撷红豆,蕴含深情。古诗词中不乏以采撷花草来寄托情思的作品,如《古诗十九首》里的“涉江采芙蓉”,就是使用这种优雅而真挚的写作手法。

第四句“此物最相思”,直率而真切动人,呼应了上句,也为全诗点题。红豆既如此惹人喜爱、叫人相思,所以诗人盼望对方要多采撷,多些想起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此诗自然率真,没有丝毫雕琢造作,而言浅情深,韵味无穷,所以是唐代梨园弟子最爱唱的歌词之一,且一直传诵千年,至今也几乎家喻户晓。

撰稿:冯倾城

诵读赏析:虹云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未来讲堂”古诗词名家诵读系列活动,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共同为广大青少年儿童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京彩台湾 incentive-icons
京彩台湾
传递对台政策,展示京台风采
9919文章数 10461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