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常遇这样的小患者:走路晃如 “鸭步”、易摔跤,肢体无力抬举,肌肉日渐萎缩,上楼梯需搀扶。家长们尝试补钙、按摩,效果却昙花一现,孩子状态日渐下滑,那份焦虑让人心疼。
其实,肌营养不良的顽固,关键不在 “缺钙”,而在中医 “脾肾亏虚、痰瘀阻络” 的本虚标实病机。今天我就拆解核心,聊聊纯中药如何精准调治。
肌营养不良属中医 “痿证”,核心是 “脾肾虚为本,痰瘀阻为标”。中医讲 “脾主肌肉、肾主骨生髓”,孩子先天肾精不足,肌肉筋骨根基弱;后天脾胃虚弱,无法将食物转化为气血,肌肉失养则无力萎缩。脾失运化生痰湿,气血不畅成瘀血,二者纠缠堵经络,形成 “亏虚→痰瘀→阻滞→更虚” 的恶性循环,这就是单纯进补无效的根源。
家长可对照判断:孩子走路晃、肢体无力、肌肉萎缩(部分小腿假性肥大),伴食欲差、便溏(脾虚),腰膝酸软、发育慢(肾虚),痰多、肢体麻(痰瘀);舌淡胖有齿痕、舌暗有瘀点,苔白腻,脉沉细涩。
治疗核心是 “补脾肾、化痰瘀、通经络”,标本兼顾。我临床常用 “健脾补肾通络汤”: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筑牢营养源头;熟地、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填髓,夯实先天根基;丹参、鸡血藤活血,半夏、陈皮化痰,伸筋草、地龙通络,打通营养通道。
用药坚守 “补而不滞”,加砂仁、炒麦芽理气开胃,适配孩子娇嫩脾胃;痰瘀偏重时,小剂量用桃仁、红花,不峻烈伤正。临床中,不少孩子调理 1-3 疗程后,无力减轻、走路变稳,肌肉萎缩放缓,自理能力提升。
行医五十载,我深知这病对家庭的打击,但请家长相信,它不是 “绝症”。关键在精准辨证 —— 不盲目进补,更要打通 “痰瘀” 堵塞。中医调理抓 “补脾肾根本、通经络阻滞”,配合温和康复、健脾饮食,就能帮孩子重拾力量。
孩子的修复力很强,找对方向坚持调理,就能为他们的未来点亮希望,这正是中医 “治病求本” 的智慧。
张建忠随笔记于2025.11.2
18614289520(同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