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金高管调整落定

0
分享至

记者丨崔文静

编辑丨巫燕玲

11月1日,中金公司宣布一项重要人事任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曙光当选为副董事长

这位在投行领域深耕近30年的“70后”少帅,在履新总裁仅两个月后再度晋升为中金公司副董事长。

除了升任副董事长,王曙光同时成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规定的授权代表,与联席公司秘书周佳兴共同负责公司与香港联交所的沟通事务。

有投行资深人士分析道,此次人事安排将进一步加强中金公司投行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协同发展,提升其整体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王曙光丰富的投行专业经验和卓越的管理能力,也将为中金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战略决策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董事会全票通过

王曙光履新副董事长

日前,中金公司完成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全票通过相关议案,正式选举王曙光担任公司副董事长。

按照规定,副董事长主要负责协助董事长开展工作,在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不履行职务时,由副董事长履行董事长职务。此次人事调整后,王曙光将在中金公司治理结构中承担更重要角色,与董事长陈亮、总裁层其他成员共同推动中金公司战略实施和业务发展。

与此同时,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变更授权代表的议案,同意委任王曙光担任《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规定的授权代表。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王曙光与联席公司秘书周佳兴先生共同担任公司授权代表,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先生不再担任该职务。

这一系列人事安排标志着王曙光在中金公司的管理职责进一步扩大。

受访人士认为,在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此次任命将进一步加强中金公司投行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协同发展,提升其整体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王曙光丰富的投行专业经验和卓越的管理能力,也将为中金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战略决策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投行老将的“中金式成长”与战略视野

王曙光的职业生涯堪称中金公司自主培养领军人才的典范,其成长轨迹完整展现了中金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自1998年以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身份加入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以来,他从最基层的岗位起步,历经二十七年稳健成长,构建了完整的职业发展路径。

其职业发展可清晰划分为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1998—2010年),他在投行部从基础岗位做起,积累了丰富的投行实务经验;第二阶段(2010—2022年),36岁的王曙光晋升为董事总经理,先后担任成长企业投资银行部负责人、中金资本管理部联席负责人等重要职务;第三阶段(2022-2025年7月),他进入中金公司核心领导层,出任投资银行部负责人,全面掌管中金最核心的投行业务;第四阶段(2025年8月至今),他先后被任命为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直至此次出任副董事长。

作为在中金体系内完整成长起来的管理者,王曙光领导完成了众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资本市场项目。

在A股IPO领域,他负责的项目贯穿多个资本市场板块,从科创板上市的合合信息、联影医疗,到创业板上市的卓胜微、昆仑万维,再到主板发行的中国移动、中国海油等,展现出丰富的资本市场业务经验。

在再融资和并购重组领域,他牵头完成包括宁德时代A股定增、招商港口非公开发行、中国宝武重组中钢集团等经典案例。

此外,在境外业务方面,他服务了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中概股境外上市,显示出出色的跨境业务能力与国际市场运作经验。这些重大项目的持续积淀,使他形成了全面的投行实战能力和战略视野,也为中金公司投行优势的延续与强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解读科创成长层,阐释资本市场改革深意

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对此,王曙光系统阐述了其对资本市场改革全局的深刻理解。

他指出,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标志着科创板“1+6”改革进一步实质性落地,这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制度供给。

从国家发展全局来看,科创成长层的推出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加速突破,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正是资本市场以制度创新响应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为那些“研发投入高、技术壁垒深、盈利周期长”的硬科技企业,架起了一座从“实验室”通往“大市场”的坚实桥梁。

王曙光从三个维度深入阐释了改革的战略意义:

首先,科创成长层将显著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精准支持效能,为试点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政策提供了制度“试验田”。

其次,这一改革将全面提升创新资本的形成与循环能力,深刻契合前沿科技“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发展规律。

第三,通过设置“U”特殊标识揭示风险、强化信息披露等举措,系统强化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实现了支持创新与防控风险的动态平衡。

王曙光强调,在“十五五”时期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投资银行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中金公司作为国有金融机构,将秉持“金融报国”初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更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硬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更多中金智慧。

SFC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金珊

21君荐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incentive-icons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218329文章数 7432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