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物质的富足,来定义穷富。但金凯瑞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希望你们都能功成名就,都能发财,这样你们就会知道,这些东西没有意义。
真正的富有,是精神上的富足。吵闹也可以是热闹,辛苦也可以是充实,争吵也可以是互相成长。
精神不富足的家长,也教育不出精神富足的学生。而且,他们甚至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所有的培养方式,都在被迫要求学生再朝着自己靠拢。
![]()
“明知拿不出手,还怪孩子虚荣!”一份秋游午餐,揭露“心穷”的家长有多可怕!
每年春季和秋季,学校或者培训机构,会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秋游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项。
大家可以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好好的享受生活,享受友情,享受美食。一般家长都会带一些东西,有自己吃的,有用来分享的。
![]()
一位妈妈翻看孩子秋游回来的书包,带去的东西根本没吃,这让她很疑惑,为什么玩了一天没吃饭,是不饿,还是嫌弃带的东西不好,虚荣心作祟?
跟着妈妈的镜头,我们看见女孩书包里的食物,是一整根煮熟的玉米,两个鸡蛋,还有一个完整的瓜。
这些东西,全部用塑料袋装着。既不精致,也不方便吃。妈妈说,女儿只喝了一盒奶。想来,那应该是女孩觉得,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
![]()
有经验的家长,一看就知道,这位妈妈准备的东西不行。首先这是女孩,心思比较细腻,比较注意形象,一整根玉米,不仅吃起来不好看,而且也没办法和同学分享。
其次,给学生带了瓜,却不带刀叉,孩子没办法吃,只能带回家。最后是煮熟的鸡蛋,这一般是老年人出门,才会带的配置。
小孩子秋游,可以把准备的水果切好,装在盒子里,带点叉子,方便大家分着吃。如果想要带玉米,也可以煮熟之后切开,一段一段的装好。
![]()
而且,最好带一些小孩子喜欢的零食,那种带独立包装,可以大家分着吃的。或者带一些“漂亮饭”,三明治,海苔卷和寿司一类的,都很适合野餐的时候吃。
家长准备的东西,不管怎么看,都不像小学生秋游,反而像是农民下地干活的午饭。而且,她自己也说,是不是拿不出手。
所以,她是明知道自己的东西,可能会被嫌弃,却真的让孩子带去了。最后还说,为什么孩子虚荣心那么重,这些东西怎么不能吃。
![]()
家穷可以,不能心穷
有人说,穷就别生孩子,害人害己。笔者一直不同意这个意见,家里穷,生孩子确实会面临一些教育和抚养上的,正面的困境。
但真正不应该要孩子的,是心穷的家长。不管物质是不是富裕,都要在第一时间考虑到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方便。
![]()
秋游的午餐,想要准备的得体,不一定要很贵,但一定需要家长花心思。学生还小的时候,对贫穷和富裕的概念,是不清晰的。
他们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管是食材本身,还是精致程度。周围没有同学的赞叹,没有人愿意和她分享。
看似就是一口吃的,吃不到就吃不到了。其实是错失了学生一次交友的机会。一次正常心里建设的机会。
![]()
笔者寄语:
家里穷不是错,心里穷,才是错。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明白,一个健康的家庭,不一定需要很多钱,但一定需要很多爱。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