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不久,赤壁市国营陆水林场的10609亩林地迎来新动向。该林地20年的经营权和竹林采伐权在赤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出让,被赤壁市绿色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7642.3万元竞得。
这一笔交易不仅让闲置林地“活”了起来,更标志着赤壁市在盘活国有林业资源上交出了一份实打实的阶段性答卷。
![]()
创新模式,实现“三方共赢”
今年2月,赤壁市官塘驿林场与茶庵岭镇峡山村正式签约,共同种植500亩林地,合作期长达20年。这种创新的林业合作模式,正在为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在官塘驿林场的林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植树。村民罗新民兴奋地说:“这片林地荒废了很久,现在我们不仅能拿到分红,还能在这里打工挣钱!”林场的工作人员也在现场忙碌着,他们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负责种树和养护工作。
这种合作模式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林场提供人才、技术和资金,负责种树和养护;村民将自家林地作为“股份”投入;村委会则负责协调杂事。在收益分配上,扣除成本后,林场拿30%,村民拿60%,村委会拿10%。这种模式不仅让荒废的林地重新焕发生机,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林场、村民和村委会的‘三方共赢’。”官塘驿林场有关负责人表示,林场扩大了规模,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村委会也能更好地服务村民,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
![]()
摸清“家底”,盘活闲置资源
自去年9月起,赤壁市林业局联合赤壁市两山投资公司,组成专班对官塘驿林场、国营陆水林场和赤壁市林科所的8.28万亩国有林地进行全面清查,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在官塘驿林场的一片茂密林地中,工作人员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手持专业工具,穿梭在树林间,仔细记录着每一块林地的详细信息。一位技术人员一边测量树木的直径,一边说道:“这次清查非常重要,我们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详细记录每块林地的树种、树木密度和木材储量等信息,为后续的林地价值评估和市场交易提供科学依据。”
赤壁市林业局工作人员王琳说:“摸清‘家底’是盘活资源的第一步。通过这次全面清查,我们能够精准掌握国有林地的实际情况,为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奠定坚实基础。”此次清查工作不仅涉及林地的自然状况,还包括对林地周边环境的评估。工作人员深入林地现场,采用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详细的数据,赤壁市将能够更好地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次清查工作将为赤壁市的林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赤壁市两山投资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精准摸底,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林地的价值,为后续的市场交易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
![]()
发展项目,探索多元模式
赤壁市不仅注重小块合作造林,还积极发展大项目。
今年,官塘驿林场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02亿元,计划建设61757亩林地。项目除了植树补林外,还计划在4842亩林地里种植黄精、丹参等中药材以及竹荪等菌类。这一项目不仅能储备木材、改善生态,还能通过林下经济增加收益,为林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外,赤壁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国有两山投资公司,整合全市山、水、林、田以及农村房屋等资源,打包成“资产包”投放市场。
例如,与益亩田公司合作成立湖北益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出“541”收益分配模式,即公司拿50%,经营方拿40%,村集体拿10%。同时,通过“9+1”小组模式组织村民参与,让村民既能获得林地租金,又能挣到务工工资,还能参与分红。
目前,竞得陆水林场林地经营权的绿色产业发展投资公司正在与农业银行对接,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制定盘活方案,预计可融资5000万元,为后续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下一步,赤壁市林业局将继续推进国有林业资源盘活,将“闲置资源”转化为“流动资本”,让林业为赤壁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咸宁日报
记者:黄柱 通讯员:吕志海
一审/编辑:徐志祥
二审:石丽丽
三审:陈小彬
监制:朱封金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
![]()
1.
2.
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