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歌曲席卷内地,邓丽君、张国荣等歌手的作品占据了收音机、录音机的主要频段。相比之下,传统歌剧、民族唱法的受众逐渐减少,柳石明和郭兰英的演出也面临尴尬处境。他曾在采访中提起那段经历:“那时候去演出,台下年轻观众多,我们刚站上舞台,还没开口,就有人喊‘下去吧,我们要听港台歌’。” 有时整场演出下来,观众的掌声稀稀拉拉,后台的演员们都很失落。柳石明看着台下挥舞的港台歌手海报,心里不是滋味 —— 他热爱的民族音乐,曾陪伴一代人成长,如今却渐渐被淡忘。
![]()
这种落差让他一度动了转行的念头。身边有人劝他 “顺应潮流,唱流行歌”,但他尝试后发现,自己始终无法放下民族唱法的韵味。“不是流行歌不好,是我心里的根在民族音乐上,转不过来。” 他最终选择坚守,只是偶尔会对着镜子叹气,担心 “国粹没人传下去”。那段日子,他常把年轻演员叫到身边,教他们练声、讲角色背景,“多教一个是一个,万一有人能坚持下去呢?李洗有两个儿子,年纪尚小,柳石明看着孩子可爱,便常给他们买零食、辅导功课。孩子渐渐长大,称呼他 “柳干爹”。后来李洗家经济拮据,两个儿子上学、留学的费用成了难题,柳石明二话不说,主动拿出积蓄:“孩子要读书,不能耽误。” 他不仅出钱,还帮孩子规划学业,大儿子想去国外学音乐,他亲自写信推荐,帮忙联系学校。
![]()
即便身患癌症,柳石明也没放下心爱的舞台。身体稍有好转,他就坚持去剧院排练厅,不是为了自己演出,而是指导年轻演员。他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乐谱,逐字逐句纠正演员的唱腔:“这个字要唱得轻一点,带点情感,就像说话一样自然。” 有时演员们练到很晚,他还会让家人煮饺子送来,“年轻人辛苦,多吃点垫垫肚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