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本质是生意,逻辑是赚钱不是赔钱。
可不管本质还是逻辑,人们购买它前提定是基于「严格的法律和商业诚信」。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的商业制度逐年提升,比起西欧等国家的差距却不是零星半点。
中国保险理赔中,80%以上保险基本在划水,赚钱最积极到理赔阶段立马哑火。拒赔、少赔各种理由卡脖子太多。书面协议背后是欺负老实人看不懂,看懂也拿他没办法。
那西欧国家、甚至我们邻国日韩的投保业务为啥执行力强了?拿美国举例,美国国家医保覆盖率其实并不高,商业保险长期占据主导。有8%人口,既无医保也没有商业医疗保险。
因此美国医疗体系以「私有化+市场化」为主。
2022年美国人均医疗支出为1.27万美元。比我们高的多的多,但美国50%以上商业保险公司却比我们靠谱的多。这当然不是美国人良心发现,人道主义崇高,而是美国法律严格要求。
美国法律规定「不买保险,就要罚款」。
201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平价医疗法案,即是我们熟知的奥巴马医改。法案内容有两条规定:一是美国公民必须购买医疗保险,否则会被罚款;二保险公司不得以被保人健康情况拒保,且不能单独加费。
本质是强制投保+强制承保。
当然弊端有效果也很明显。
任何章程最是忌讳含糊不清,规则不明,不能既要又要,还给自己准备后门。
![]()
我国保险略有不同,有些保险承诺的饼比锅大。
承诺前后像变戏法。且这些保险往往以小字形式长篇大论写进协议,而投保人不留神就签了。
真到需要理赔人家拿条款说事,拒赔理由千奇百怪。这就是我们的商业保险。
可以看出两者差别在于,严肃的法律规定和商业诚信,是造成两者完全不同境遇的根本。但很奇怪尽管我们当中怪事不断,仍无法遏制。
此前闹的沸腾「南充修车店扎胎事件」在开除员工,道歉、赔偿轮子后结束了闹剧。所有人都以为霸占的停车位会恢复原样。万万没想到,停业三天后重新开门。
车位仍被霸占,还摆放警示牌:请勿泊车。
明目张胆背后,是违法成本太低。
![]()
无独有偶,来自齐鲁晚报消息:今年秋收河南、河北一些地区因受雨水影响粮食作物受损,当地农户秉持他们购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得到补偿。
他们中有人投数千元保险、最终赔付,却只得到每亩9元补偿。他们中不少人购入的是完全成本保险,意味着,他们依里也能拿到完全成本保险赔付
饼看似很大赔偿甚至比不上自己所交投保。如此对方所谓完全成本保险,岂不儿戏,骗鬼了!
原本依照该省基本原则,买这种保只农户只要交20%其余由各财政承担如此每亩保费约8-9元。而实际农户交的远超数目,如12、15、17、20不等。
部分地区增设限制,规定最多投保亩数和规定背道而驰。这里多给的钱去了哪儿?又为何限制?
更绝的是,有保险公司「没受灾也赔钱」依据报道,即便风调雨顺,保险公司也会向农户支付理赔款。看起来农户受益,只是保险公司真会干赔钱生意?
按理赔规则,农户交20%其余由各级承担,里面实则是包含了补贴,恐怕更重要是拿补贴吧。
如此保险没了意义。该保不保,不该保却保了。
此类现象不胜枚举不局限农业保险,不客气说各行各业压根不知何为诚信经营。品类五花八门,理赔标准不清不楚,标准不公开全是保险公司说了算。
很多人都是相信了他们那张嘴,最终才乖乖掏钱买心安。如果还不懂,那就看钱流向了哪里。盯住钱,就理解了保险究竟保障了谁。
所谓保险其实就是防止各种意外,保险公司,依托这种不确定性挣了不少钱。你只需要站在高处看本质,就能明白,这不过是场数字游戏。
聪明人从不把期望寄托在,虚无缥缈保险上,如何避免损失才是聪明人该干的事。
尽管中国保险业务持续还在扩大,但信任流失和同比投诉率与日俱增。一边是行业无序扩张,一边是信任崩塌形成割裂局面。
所以你看中国人很聪明,比世界任何国家人都要聪明,但80%以上聪明人习惯性把聪明用在别处。所有的博弈,所有的口号和价值观,最终浓缩成利益二字。
没有人会真正为别人,舍身取义。
真有,那是小概率。
我们真正需要保的,从不是意外本身,而是被利益消解的规则敬畏与商业初心 ,看穿利益的内核,方能明白:所有脱离诚信的避险,终究只是自欺欺人的虚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