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171
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
导 读
各位亲爱的科学伙伴们,你有没有发现,同样是50岁,有的人看起来还像30多岁,有的人却已经老态龙钟?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这不是因为他们用了什么神奇的保养品,也不是因为基因多好,而是因为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原因——朋友。
![]()
没错,就是那些陪你吃饭喝酒、陪你神聊吹牛的朋友,他们可能比任何保健品都管用。研究发现,从小到大都有稳定社交关系的人,他们的细胞衰老速度会明显变慢,体内炎症水平也更低。这项研究可不是什么民科,而是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硬核科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走,跟伙伴君来!
今日主笔 | 晶恒
为什么有些人越老越显年轻?康奈尔科学家发现,朋友圈决定你的衰老速度!
你以为的衰老,和真实的衰老,完全是两码事
各位伙伴,先问你们一个扎心的问题:你觉得自己老了吗?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年轻,恭喜你,你的心理年龄保持得不错。但是,你的细胞可能有不同意见。
事实上,衰老这件事,从来都不是看你的身份证上写了多少岁。有些人30岁的年纪,60岁的身体;有些人60岁的年纪,30岁的状态。这种差异,科学家给它起了个专业的名字——生物学年龄。
什么是生物学年龄?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身体真实的衰老程度。
想象一下,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车,你的出厂日期是固定的,那是你的实际年龄。但是同样开了10年的车,有的车主天天保养,车况还跟新的一样;有的车主从不保养,车已经快散架了。这个车况,就是生物学年龄。
更扎心的是,科学家现在已经能通过检测你的DNA甲基化水平,精确测量你的生物学年龄了。这玩意儿叫表观遗传时钟,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原理很简单——随着年龄增长,你DNA上会累积各种锈迹,这些锈迹的多少,直接反映了你衰老的程度。
康奈尔大学的惊人发现:朋友圈决定你的衰老速度
2025年10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Anthony Ong和他的团队,在权威期刊《Brain, Behavior, & Immunity - Health》上发表了一项震撼性研究。
他们跟踪调查了2100多名美国中年人,这可不是随便找几个人聊聊天那么简单,而是持续了十几年的大型研究项目——美国中年发展研究(MIDUS)。
研究团队用了两种最先进的表观遗传时钟——GrimAge和DunedinPACE,来测量参与者的生物学年龄。GrimAge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硬核,直译过来就是死神时钟,它能预测你离见上帝还有多远;DunedinPACE则测量你衰老的速度,看你是在高速公路上狂飙还是在慢车道上悠哉。
结果发现了什么?
拥有丰富社交关系的人,他们的生物学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好几岁,而且体内的炎症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更低。
IL-6是什么?这是你体内的火警信号,水平越高,说明你的身体越在发炎。慢性炎症是万病之源,从心脏病到糖尿病,从阿尔茨海默到癌症,背后都有它的影子。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不是有朋友就行,关键是“积累社交优势”
研究最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
科学家发现,真正能让你保持年轻的,不是你现在有多少朋友,也不是你参加了多少个微信群,而是一个叫做累积社交优势(Cumulative Social Advantage)的东西。
什么是累积社交优势?Ong教授用了一个特别妙的比喻:
把社交关系想象成退休账户。你开始投资得越早,投入得越持续,回报就越大。我们的研究显示,这些回报不仅是情感上的,更是生物学上的。拥有更丰富、更持续社交联系的人,在细胞水平上的衰老速度确实更慢。
研究团队考察了四个关键维度:
- 童年时期父母的温暖和支持
你小时候跟爸妈的关系怎么样
- 社区归属感
你觉得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吗
- 宗教或信仰团体参与
不一定是宗教,任何让你有归属感的团体都算
- 来自朋友和家人的持续情感支持
有人愿意听你吐槽吗
注意,这不是说你要在每个方面都满分,而是这些因素会相互叠加,形成一种复利效应。
就像滚雪球一样,童年时期得到父母充分关爱的人,更容易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有了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融入社区;融入社区后,又能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这种正向循环,最终体现在你的DNA上——你的细胞老得更慢了。
为什么朋友能让你变年轻?背后的科学原理
你可能会问:扯淡吧?聊天吹牛还能抗衰老?
还真能。而且背后的原理,比你想象的要硬核得多。
![]()
![]()
研究发现,累积社交优势通过三大生物学途径影响衰老:
1. 表观遗传途径
简单来说,良好的社交关系会改变你基因的表达方式。虽然你的DNA序列不会变,但哪些基因被打开、哪些被关闭,是可以被环境影响的。长期处于良好社交环境中的人,他们与衰老相关的基因表达会被抑制。
2. 炎症途径
孤独和社交隔离会激活你的炎症反应。这是进化的遗产——原始人如果被部落抛弃,受伤感染的风险大增,所以身体会预先启动炎症反应。问题是,现代人不会被狮子咬,但这种炎症反应还在,结果就是加速衰老。
有朋友的人,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更低,尤其是IL-6。研究显示,社交优势每增加一个标准差,IL-6水平就会显著下降。
3. 神经内分泌途径
虽然这次研究没有发现社交与短期压力激素(如皮质醇)的关联,但这恰恰说明了问题——社交的好处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累积的效应,深深地刻进你的生物学系统里。
但是...别高兴得太早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准备立刻约朋友出去喝酒了?
慢着,事情没这么简单。
首先,这不是说你今天交了个朋友,明天就能年轻10岁。研究强调的是累积效应,是从小到大、持续一生的社交投资。就像Ong教授说的,这是个退休账户,不是彩票。
其次,质量比数量重要。研究考察的不是你有多少个微信好友,而是:有人真心关心你吗?遇到困难有人愿意帮你吗? 你觉得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吗?有人愿意听你说心里话吗?
5000个点赞之交,可能还不如一个能懂你、陪你喝酒到天亮的真朋友。
最后,研究也发现了一些扎心的事实:
种族差异明显。黑人参与者的表观遗传衰老速度和炎症水平都明显高于白人。这不是基因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社会不公导致的——当你连基本的生存资源都要争取时,哪有精力去经营社交关系?
教育程度很重要。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生物学衰老越慢。这可能是因为教育不仅提供知识,更提供了建立高质量社交网络的机会和能力。
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有意思的是,家庭收入对生物学衰老的影响并不如教育程度明显。这说明,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真正的朋友。
晶恒说两句,这个研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越老越年轻?
答案可能比你想的简单,也比你想的复杂。
简单在于:多交朋友,好好维护关系,这事儿谁都能做。
复杂在于:这需要一生的投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这个研究最大的价值,不是告诉你一个抗衰老的秘方,而是提醒我们一个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真相: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身体从细胞层面就需要连接。
在这个人人都在追求财富自由、时间自由的时代,也许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社交自由——有真心的朋友,有温暖的家人,有归属的群体,有人愿意听你说话。
这些东西,比任何保健品、医美项目都更能让你保持年轻。
毕竟,能让你在细胞层面变年轻的,不是什么神奇的药物,而是那些愿意陪你一起变老的人。
所以...还等什么呢伙伴!放下手机,大胆出去约吧。
![]()
本文仅作科普分享使用,欢迎小伙伴们点、收藏、关注,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欢迎您把
介绍给周边可能需要的更多伙伴们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