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短篇故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过度理解。感谢!
我和父母去旅行把暖气关了,当晚邻居就说不能关,赔了十万块
01
手机在三亚温暖的夜风里震动时,我正挽着母亲的胳膊,在沙滩上追逐最后一抹紫色的晚霞。
“妈,您慢点,浪要上来啦。”我笑着提醒,心里是前所未有的满足。为了这次旅行,我攒了半年的钱,就是想让辛苦一辈子的父母,也看看南方的海。
电话是老公陈阳打来的,他单位临时有事,没能跟我们一起来。
我随手接起,语气轻快:“喂,是不是想我们啦?这儿的海鲜……”
话没说完,就被他焦灼的声音打断:“林萌,你快回来!出大事了!”
我的心猛地一沉:“出什么事了?你慢慢说。”
“楼下602的老王,刚才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家把暖气关了,他儿子进抢救室了!他要我们赔钱,张口就是十万!”
“什么?”我脑子里“嗡”的一声,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我们关自家的暖气,跟他家有什么关系?还十万?他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我也不知道啊!他说我们这是老楼,暖气是串联的,我们一关,他家就没热乎气儿了。他儿子有……有什么病,不能受凉。林萌,他听起来不像开玩笑,电话里又是吼又是哭的,说已经在医院了。”
海浪拍打在脚下,明明是温热的,我却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我爸妈也察觉到了不对劲,担忧地看着我。
我握着发烫的手机,对着电话那头的陈阳,一字一句地问:“串联的?物业从来没说过啊。再说了,就算有关联,怎么就要十万块?”
陈阳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他说孩子的抢救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失费……林萌,他让我们明天之内必须给个说法,不然就去法院告我们。”
挂掉电话,三亚的夜空再美,在我眼里也只剩下无边的黑暗。
我爸急得直搓手:“萌萌,这……这是敲诈吧?”
我妈的脸色也白了,她拉着我的手,轻声说:“要不,咱们赶紧回去吧。”
看着父母眼里的惊慌和自责,仿佛我们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我的心像被一只大手紧紧攥住。
这趟为了“孝心”和“幸福”而开启的旅行,在第一天晚上,就摔得粉碎。
0-2
回程的机票是连夜订的。
飞机在云层中穿行,我一夜无眠,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关掉暖气阀门的那一刻。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动作。
临出门前,我特意检查了家里的水电燃气。走到暖气管道旁时,我犹豫了一下。北方已经开始供暖,我们一走就是半个月,空着房子,暖气费照交,一个月好几百,实在有点心疼。
我跟陈阳提了一句:“要不把暖气关了吧?省点钱。”
陈阳正忙着把行李搬到门口,头也没回地说:“行,你看着办吧。”
我走过去,费了点劲,才把那个微微生锈的红色总阀门转了九十度。
一个如此寻常的、为了“省钱”的举动,怎么就和一个孩子的生命、十万块的赔偿扯上了关系?
我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
飞机落地,我甚至来不及喘口气,就让父母先打车回家,自己拖着行李箱,直接打车去了医院。
在路上,我给陈阳发了条微信:“你在哪儿?”
他很快回复:“我在单位,上午有个重要的会,走不开。你先去看看情况,别跟他们起冲突,稳住。”
看着“稳住”两个字,我心里一阵发凉。我知道他也很难,但这种时候,我多希望他能在我身边。
抵达医院,我在住院部六楼的走廊尽头,找到了602的邻居,王哥。
他正蹲在墙角,埋着头,肩膀一抽一抽的。他妻子靠在墙上,双眼红肿,脸上满是泪痕。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绝望的味道。
我走过去,放低了声音:“王哥,嫂子,我是702的林萌。我刚下飞机就赶过来了,孩子……孩子怎么样了?”
王哥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瞪着我,像是要喷出火来。
“你还敢来?!”他一个箭步冲上来,指着我的鼻子,“都是因为你们!因为你们关了暖气,我儿子差点就没了!医生说他‘冷刺激诱发横纹肌溶解’,肾衰竭!你们知不知道!”
他嘶吼着,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子,扎在我的心上。
我被他吼得连连后退,后背撞在冰冷的墙上。
“对不起,王哥,我真的不知道……我不知道家里的暖气是串联的,物业从来没通知过我们……”我的声音在发抖。
“不知道?你一句不知道,我儿子的命就白搭了吗?!”他妻子也冲了过来,抓住我的胳膊,哭着捶打,“我儿子才十二岁啊!他从小就有这个病,肌肉萎缩,不能跑不能跳,冬天就靠着暖气续命!我们家常年25度,一天都不敢断!你们为了省那点暖气费,是想要我儿子的命啊!”
我的胳膊被捶得生疼,但心里的疼远胜于此。
我看着这对几近崩溃的父母,看着抢救室门上依然亮着的红灯,那一瞬间,所有的委屈、不解和愤怒,都被巨大的愧疚和恐惧所淹没。
我不是故意的。
但一个孩子,确实因为我的一个举动,躺在了生死线上。
03
那天晚上,我和陈阳爆发了结婚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
我从医院回来,整个人都是恍惚的。王哥夫妇的哭喊,医生嘴里那些我听不懂的医学名词,像魔咒一样在我脑子里盘旋。
陈阳下班回来,一脸疲惫。他给我倒了杯热水,小心翼翼地问:“怎么样了?”
我把医院的情况跟他说了,最后无力地补充道:“孩子还在ICU,没脱离危险。”
陈阳沉默了很久,最后长叹一口气,从钱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放到我面前。
“这里面有六万,是我这两年攒的私房钱。你明天再去找找你爸妈,我们再凑一凑,先把钱给人家,把这事儿平了。”
我看着那张卡,像是看着一个烫手的山芋。
“平了?怎么平?”我抬起头,看着他,“陈阳,这不是钱的事。第一,我们家所有的积蓄加起来,也不到十万。第二,这件事的责任,真的全在我们吗?”
陈-阳烦躁地抓了抓头发:“那不然呢?现在人家孩子躺在医院,就是我们关暖气引起的。我们都有责任。难道真等他去法院告我们?到时候闹得满城风雨,单位知道了怎么看我?街坊邻居怎么看我们?孩子以后在小区里怎么抬头?”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把我从混乱的情绪中浇醒。
我盯着他,忽然觉得有点陌生。
“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去想怎么解决根本问题,而是花钱,息事宁人?”
“这叫及时止损!”他拔高了音量,“林萌,我们是普通人,折腾不起!你以为打官司那么容易吗?请律师不要钱?来回跑不要时间精力?就算最后我们赢了,又能怎么样?跟邻居结了死仇,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可那是十万块!”我也忍不住喊了出来,“那是我们辛辛苦苦攒了多少年的钱!我们的房贷,孩子的学费,我爸妈的养老钱,哪一样不需要钱?你就这么轻易地给了?”
“那也是一条人命!”陈阳红着眼吼我,“钱没了可以再挣,万一孩子真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这辈子能安心吗?!”
我们俩在客厅里对峙着,像两只斗红了眼的困兽。
我忽然觉得无比孤独。
我不是不愧疚,不是不心疼那个孩子。但这份愧疚,不应该以牺牲我们整个家庭的未来为代价。
那一刻,我握着那张存了我们全部积"蓄的银行卡,手心全是汗。
我想问问大家,如果是你,是选择息事宁人,还是倾家荡产也要争一个道理?
那一晚,我抱着枕头,在沙发上睁着眼睛坐到了天亮。
天亮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
04
第二天一早,我没有去银行取钱,而是直接去了我们小区的物业公司。
物业办公室里,几个工作人员正在闲聊。看到我进去,一个看起来像经理的中年男人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什么事?”
我开门见山:“你好,我是17号楼702的业主。我想请问,我们楼的供暖系统是不是串联式的?”
经理愣了一下,随即含糊地说道:“老小区嘛,历史遗留问题,当初就是这么设计的。”
“那为什么在业主入住时,以及每年的供暖季,物业从来没有书面或口头通知过任何一位业主,禁止私自关闭暖气阀门?”我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
我的语气很平静,但问题却很尖锐。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经理的脸色有点变了,他清了清嗓子:“这个……大家住这么多年了,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应该都知道吧。”
“我不知道。”我直截了当地说,“我住了三年,我不知道。现在因为我的‘不知道’,602的孩子进ICU了,人家要我赔偿十万。经理,我想请问,在这起事故里,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者,是不是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你这话什么意思?”经理的语气硬了起来,“你自家的事,还想赖到物业头上?”
“我不是赖。”我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这是我昨晚一夜没睡的成果,“我查阅了《物业管理条例》和相关的供用热力合同。物业公司有义务告知业主小区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这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串联式供暖系统,没有尽到明确、反复的告知义务,本身就是一种失职。如果因此造成业主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我的话一说完,办公室里几个工作人员都面面相觑。
那个经理显然没想到,我一个看起来文弱的女人,会跟他讲法律条文。
他沉默了半晌,态度软化了一些:“这个……大姐,我们也就是个服务单位。这事儿确实挺糟心的,我们深表同情。这样,我们去跟供热公司那边协调一下,看看他们那边是什么说法。”
我点点头:“好,我等你们的消息。另外,我需要你们提供这栋楼的竣工图纸中关于供暖系统的部分,以及历年来你们与供热公司签订的合同。这些都是接下来我们划分责任的重要依据。”
说完,我收起本子,转身离开了物业办公室。
走出那扇门,我的腿还是有点软,但心里却前所未有地清明。
我明白,哭喊、争吵、自责,都解决不了问题。
要想不被这十万块压垮,我就必须先让自己站直了,用道理和规则,而不是情绪,去面对这场风暴。
05
从物业出来,我给陈阳打了个电话。
电话接通,我没等他开口,就平静地把我刚才和物业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
过了好陈阳才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混杂着惊讶和一丝钦佩的语气说:“林萌,我……我没想到你能这么做。”
“我也没想到。”我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但是陈阳,我们是一个家。这个家现在遇到坎了,我们不能被它推着走,更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
我又说:“你昨天说得对,我们是普通人,折腾不起。但正因为是普通人,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我们才更不能稀里糊涂地认栽。这件事,我们有错,但错不全在我们。我们应该承担我们那部分的责任,但绝不能替别人的失职买单。”
电话那头,陈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明白了。”他说,“林萌,对不起,我昨天太急了。你别怕,接下来我们一起面对。我现在就请假,我们一起去一趟供热公司。”
挂了电话,我的眼眶有点湿。
我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钱不是最重要的,态度才是。
一个小时后,我和陈阳在供热公司的客服大厅见了面。他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但眼神却很坚定。
我们一起找到了负责人,把我对物业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供热公司的态度比物业要专业,也更谨慎。他们承认这种老式的串联管道确实存在弊端,也承认在“告知义务”上可能存在疏漏。
他们表示,会立刻派技术人员去现场勘查,并调取相关的档案资料。
从供热公司出来,天已经快黑了。我和陈阳并排走在街上,谁都没说话。
快到家时,他忽然拉住了我的手。
他的手心很暖,很用力。
“老婆,以前我觉得,你就是个需要我保护的小女人。今天我才发现,你比我强。”他看着我,认真地说,“这件事,听你的。”
那一刻,我知道,我们这个家,暂时是散不了了。
那足以压垮一个人的重担,当一家人愿意一起扛时,就变成了可以迈过去的坎。
0-6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第三天。
物业和供热公司大概是内部通过气,主动联系了我们,提出可以和我们、还有602的王哥一起坐下来谈一谈。
地点约在了社区调解委员会。
我和陈阳提前到了。没多久,王哥夫妇也来了。几天不见,他们憔悴了很多,但情绪比在医院时稳定了一些。
看到我们,王哥的眼神依然不善,但他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嘶吼。
我主动走上前,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
“王哥,这是三万块钱。我知道这远远不够孩子的治疗费,但这是我们目前能拿出来的所有现金了。不管责任最后怎么划分,孩子看病要紧,钱我们先垫上。”
王哥愣住了,看着那个信封,没有接。
我把信封塞到他手里,诚恳地说:“王哥,那天在医院,嫂子说得对,我们为了省一点暖气费,却让孩子遭了这么大的罪,是我们天大的过错。不管物业有没有通知,我们作为邻居,都太失职了。这几天我和陈阳寝食难安,我们真心实意地道歉。对不起。”
说完,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陈阳也跟着我,一起鞠了一躬。
王哥的嘴唇动了动,眼圈红了。他身边的妻子,捂着嘴,眼泪掉了下来。
就在这时,物业经理和供热公司的代表也到了。
调解员让大家坐下,正式开始。
物业和供热公司一上来,就开始互相推诿。一个说“我们每年都发通知单”,一个说“管道是开发商建的,我们只负责供热”。
眼看就要变成一地鸡毛的扯皮。
我敲了敲桌子,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我摊开我的小本子,上面是我这两天整理的时间线和证据链。
“第一,关于‘告知义务’。我走访了我们单元从一楼到七楼所有的老住户,没有一个人收到过关于‘禁止关闭暖气’的明确书面通知。物业张贴在楼下的,只有催缴暖气费的单子。”
“第二,关于‘设施安全’。这种串联式供暖,在十年前就已经被住建部列为‘建议改造’的落后技术。供热公司作为专业机构,明知其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却十几年间从未向业主提出过改造方案,也未设置任何物理性的防误操作装置,属于管理上的重大疏忽。”
“第三,关于‘损失’。602王哥的孩子有特殊病情,需要恒温环境。这一点,他们确实没有告知过我们。但他们在入住时,向物业提交过孩子的残疾证明和相关病历,申请过小区停车位便利。物业是知情的。在明知有‘特殊需求’业主存在的情况下,依然对‘危险设施’放任不管,这是第三重失职。”
我每说一条,物业经理和供热代表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王哥夫妇也震惊地看着我,他们没想到,我会帮他们说话。
我看向调解员,也看向所有人。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我家的过失,我认。我和我爱人愿意承担孩子本次抢救的全部医疗费用,并且会尽我们所能,对王哥一家做出补偿。”
“但我也请求调解委员会,能够明确物业和供热公司在这起事故中的管理责任。我们三方,应该共同为这个孩子负责。”
我的话说完,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陈阳在桌子下面,紧紧握住了我的手。
07
那场调解会,开了整整四个小时。
在调解员的努力下,我们达成了一份协议。
孩子的抢救费用,总计四万八千元,由我们家承担。另外,我们再额外补偿王哥家两万元,作为孩子的营养费和他们的误工费。
而物业公司和供热公司,则因为“管理失职”和“未尽告知义务”,共同承担了三万两千元的补偿金。
加起来,正好十万元。
这个数字,和王哥最初提出的赔偿金额一样。但意义,却完全不同。
它不再是我一个人的“赔偿”,而是由所有相关责任方共同承担的“解决方案”。
签完字,物业经理黑着脸走了。
王哥夫妇走到我们面前,王哥把我们之前给的三万块钱拿出来,从里面数了一万,递还给我。
“林萌,陈阳,”他低声说,“我知道你们也不容易。这钱,我们不能全要。孩子……已经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了,医生说恢复得还行。谢谢你们。”
他妻子也抹着眼泪说:“真的,谢谢你们。要不是你,我们也不知道这事还能找他们……”
我没有接那笔钱,而是把它推了回去。
“王哥,钱你们拿着。以后给孩子买点好的。邻里之间,是我们做得不对。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开口。”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陈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六万八……”他苦笑着说,“我们家底,这次是真被掏空了。”
“是”我靠在他肩膀上,看着窗外,“心安了。”
钱没了可以再挣,但一个家庭处理危机的能力,一份面对错误的坦诚,以及邻里之间从剑拔弩张到冰释前嫌的温情,是用钱买不来的。
08
那件事之后,我们和602的王哥一家,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邻居”。
我们会帮他们家代收快递,他们会给我们送来自己家包的饺子。
陈阳特意在网上查了资料,帮王哥家的暖气管道加装了一个“旁通阀”,这样即使我们家关了暖气,也不会影响到他们家。安装那天,陈阳忙活了一下午,满头大汗,王哥就在旁边给他打下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