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是人人叫好,说《繁花》拍得真。另一头,一份录音流出来了,导演王家卫私底下怎么说演员,全让大家听见了。这两件事,怎么会搅到一块去?
先说那个叫好的。剧刚播,到处都在夸。夸画面好,把九十年代上海黄河路拍活了。灯红酒绿,人来人往,讲究。
![]()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不一样的声音出来了。有个老演员,叫郭凯敏。地道上海人。他说他看了几集,看不下去。
![]()
这话一出来,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觉得一个老演员的看法,影响不了什么。但事情没这么简单。几乎同一时间,那个录音就来了。据说,是导演王家卫和编剧秦雯的谈话被人录下来了。
![]()
录音里说了什么?信息太多。一个被认为是王家卫的声音,评价起演员来,一点不客气。说唐嫣,让他安排的表演老师干等着,评价是“很装”。聊到金靖,开了个不怎么好笑的玩笑,后来金靖的戏份也好像没了。
这还只是个开头。录音继续放,名单越来越长。陈道明,提到了。快九十岁的游本昌老爷子,也没放过。马伊琍、倪妮、刘诗诗,剧里出来过脸的,几乎都被点了一遍。这下热闹了。一份私人谈话,变成了一份公开的“批评名单”。
这就奇怪了。一个能拍出那么精致画面的导演,私底下怎么是这么评价他的合作者?他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查一下他以前拍电影的经历,就能发现一些线索。他拍东西,是出了名的慢。
![]()
他拍东西,还不给演员看完整的本子。演员到了现场,才知道今天要演什么。导演给几句词,一个场景,就开始。一遍不行,再来一遍。拍到什么时候算完?没人知道。梁朝伟跟他合作,拍一个吃馄饨的镜头,重复了二十六次。最后手都拿不稳了。
以前,大家觉得这是艺术家的坚持。为了作品好,折腾一下演员,好像也说得过去。可那份录音,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大家忽然发现,这种“折磨”背后,可能就是导演本人极度的不耐烦和尖锐的看法。在片场,他说了算。达不到他的要求,他就会失望,就会有怨气。
这么一看,事情就连起来了。一边,是他在镜头前追求的完美,一个光线,一个道具,都要分毫不差。另一边,是他在镜头后对人的“不完美”的零容忍,和私下里不加掩饰的抱怨。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他这个人,也构成了《繁花》这部剧。
这么大的压力,这么长的时间,内部肯定会有很多摩擦。录音的内容,就像是这个高压锅里憋不住冒出来的气。它把导演在创作过程中的真实心态,掀开了一角。
![]()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郭凯敏的话,就清楚多了。郭凯敏觉得《繁花》像香港,不是没道理。王家卫本人就是香港导演。他用他最熟悉的、拍香港电影的那套手法,去拍上海。所以他拍出来的上海,光影华丽,节奏密集,是他脑子里的上海,是他美学里的上海。
它征服了大多数没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观众。可一个真正在那里生活过的人,却感到了“隔阂”。
之前对他的吹捧,现在变成了加倍的审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