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冈县一场电车事故近日引发全网热议,一名8岁男童在车站轨道被进站电车撞倒并压在车体下方,所有人都以为悲剧已成定局,没想到他竟凭借车底与轨道间仅23厘米的狭小缝隙奇迹生还,仅受轻微擦伤。
这个比成年人手掌宽度略宽的空间,成了挽救生命的“黄金缝隙”,而事故背后暴露的安全隐患更让人揪心。
这起惊险事故发生在福冈县中间市筑丰电铁“希望丘高校前站”,当时8岁的三年级男童正走在上学路上,沿着车站内一条横跨上下行线的通道穿越铁轨。
![]()
就在他踏上轨道的瞬间,一辆开往黑崎站前的两节编组普通列车正驶入车站,司机发现后立刻紧急制动,刺耳的刹车声伴随着车体剧烈晃动,最终还是没能完全避开男童。
目击者回忆,列车停下后,现场工作人员和车上百余名乘客都以为孩子已被车轮碾压,气氛瞬间凝固。
让人意外的是,没过多久,男童就从车底自行爬了出来,除了身上有些尘土和划痕,意识十分清醒,还能正常行走。
![]()
据福冈县警折尾署通报,男童只有轻微挫伤与擦伤,并无生命危险。 事后调查显示,这起“奇迹”的关键在于23厘米的致命缝隙。
筑丰电铁方面介绍,该路段轨距约1.4米,涉事列车底盘距地面最低处仅23厘米,男童被撞倒后身体恰好滑入这个狭小空间,没有接触到车轮和车体承重部位。
工作人员坦言,只要孩子身体稍有偏移,哪怕部分压在铁轨上,恐怕都难逃厄运。男童事后说:“我看到电车来了,想往回跑,但没来得及,就被撞到了。”
随后他被母亲送往医院检查,确认无大碍。 更值得关注的是,事故发生地的安全隐患早已存在。筑丰电铁承认,男童穿越的是站内一条简易通道,既没有安装警报装置,也没有设置遮断杆,乘客和附近居民可以自由通行,且该通道并非教育部门指定的通学路线。
![]()
事故发生后,中间市教育委员会紧急向涉事小学家长发布安全提醒,要求避免学生穿越轨道区域,同时加强家长接送和交通安全教育。
类似的铁路安全事故在日本并非个例。2025年1月,北海道小樽市JR函馆线朝里车站内,一名60多岁的中国香港女游客在铁轨上拍照时,被快速电车撞倒身亡。
事发区域虽设有禁止进入的警示标识,但因下雪覆盖了地面标志,且铁路两旁仅装有细横杆护栏,未能起到有效防护作用。
![]()
受事故影响,JR函馆线部分区间停运约1.5小时,25趟列车受波及,约150名乘客出行受阻。 同年1月9日,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垂水区一处铁路道口,两名20多岁的中国女游客在等待红绿灯时遭列车撞击身亡。
调查发现,事故地点是当地公认的危险地带,铁道与公路间的隔离区仅宽两肩,且带有斜坡,自2009年起已发生4起类似事故。
更令人揪心的是,该道口的紧急按钮位置隐蔽,且无多语言标示,外国游客难以察觉。 福冈县男童事故发生后,日本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有人惊叹“真是现实版奇迹”,也有家长质疑“为何明知有隐患却不整改”,呼吁车站尽快安装遮断机和信号警报。
![]()
筑丰电铁回应称,将全面检查沿线所有车站的通行通道和安全警示装置,考虑增设遮断门或重新规划行人路线,防止类似事故重演。
警方也表示,23厘米的缝隙救了男童一命,但这绝非运气,而是必须正视的安全教训。
![]()
8岁男童的生还堪称奇迹,但背后的安全漏洞更应警惕。铁路安全从不是“靠运气”的事,完善设施、消除隐患才是守护生命的关键。
希望这场“幸运”能真正推动安全整改,让类似奇迹不再需要靠缝隙来成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