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拍《繁花》放话:“陈道明是极品!” 背后真相,比剧还戳人
谁能想到,拍《繁花》时王家卫会对陈道明给出“极品”这样的评价?要知道,墨镜王向来眼光刁,拍《花样年华》夸梁朝伟“眼神会说话”,拍《重庆森林》赞王菲“灵气遮不住”,但用“极品”形容演员,陈道明还是头一个。这话一传出,有人猜是商业吹捧,有人觉得是名导滤镜,直到剧组细节曝光,才懂这两个字藏着多少分量。
起初,不少人觉得“极品”是客套话。毕竟陈道明当时已年过六十,《繁花》里的“爷叔”又是个穿西装、品咖啡,连系领带都要讲究角度的精致角色,难免有人担心他会不会“端着”。甚至有路透流出时,还有网友调侃“陈道明演大佬太像,怕不是本色出演”,没人多想王家卫这句评价背后的深意。
直到剧组工作人员晒出拍摄日常,所有人都被打脸了。为了演好“爷叔”,陈道明提前三个月泡在上海老弄堂,跟着老裁缝学量体裁衣,看老克勒怎么用银勺搅拌咖啡,连走路时西装下摆的摆动幅度都反复练。拍一场给胡歌整理领带的戏,他觉得手指力度不对,主动要求重拍17次,直到镜头里的动作既有长辈的温和,又有老上海人的讲究。更让人意外的是,有场戏需要用沪语念台词,他特意请方言老师逐字纠正,连“侬”“伊”的声调都抠到极致,最后连上海本地工作人员都夸“比我们说得还地道”。
而王家卫口中的“极品”,不止是演技,更是陈道明的职业态度。拍夜戏时,剧组工作人员偶尔会偷偷玩手机,陈道明从不说教,只是自己搬个小板凳坐在角落背剧本,时间久了,整个剧组都跟着沉下心来。有次道具组不小心把“爷叔”的怀表拿错了款式,陈道明发现后没发火,反而笑着说“没关系,下次注意”,转头却自己开车回道具库换,来回跑了四十多公里。后来王家卫在采访里补了句:“陈道明的‘极品’,是在这个快节奏的圈子里,还能守着慢功夫的清醒。”
其实想想,陈道明的“极品”从来不是一天练成的。拍《康熙王朝》时,他为了演好康熙不同年龄段的状态,把剧本翻到纸页起皱,连康熙晚年咳嗽的频率都做了笔记;拍《庆余年》,哪怕只是个客串角色,他也提前研究原著,把“庆帝”的隐忍和算计藏在眼神里。如今圈内总有人说“流量至上”“演技够用就行”,但陈道明却用几十年的坚持告诉我们:真正的“极品”,从不是靠名气堆出来的,而是靠对每个角色的敬畏,对每处细节的较真。
就像网友说的:“看陈道明演戏,总觉得他不是在演角色,而是把自己活成了角色里的人。” 王家卫的一句“极品”,不仅是对陈道明的认可,更是对整个行业的提醒——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愿意沉下心打磨自己的人,才配得上“极品”二字。希望这样的“极品”演员能多些,再多些,毕竟我们想看的,从来不是敷衍的表演,而是能住进心里的好角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