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北窗读诗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杨万里这个人有意思,他个性鲜明,不仅率真坦诚,幽默风趣,更怀揣着一颗如赤子般纯净的心,对生活始终满怀热爱与好奇。
他独辟蹊径,开创了诚斋体,其诗作风格活泼自然、诙谐风趣,语言通俗易懂,节奏简洁明快,不拘泥于传统格律的条条框框与既定套路。
与闭门觅句、苦心雕琢的陈师道截然不同,也异于苦吟推敲的贾岛和孟郊,杨万里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景致与琐碎小事中汲取灵感,融入诗中,让诗歌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
冬日里,瞧见孩子们玩冰,他灵感乍现,信手拈来,写下“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将孩子玩冰的欢乐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夏日午睡初醒,看到孩子们欢快地追逐着飘飞的柳花,他悠然沉浸其中,写下“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那份闲适惬意跃然纸上。
即便只是品尝了一块酥,他也能妙笔生花,写出“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让人读来垂涎欲滴。
在他眼中,目之所及皆有诗意,哪怕隔着窗子,那摇曳的花影也满是诗情画意:“不必开窗索花笑,隔窗花影也欣欣”。
他总能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捕捉到灵动的意趣,还能将自然现象升华为耐人寻味的哲理,引领读者领略生活之美,沉思万物之道。
这首《道旁店》,便是这样一首饱含生活情趣与哲理思考的佳作。短短四句诗,便勾勒出一幅别具一格的路店画面。
![]()
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
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宋 杨万里《道旁店》
赏析:
“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诗的开篇便为我们徐徐展开一幅质朴而略显简陋的路边小店画卷。
在那偏僻的路旁,稀疏地分布着两三家野店,这个“野”字,不仅精准地点明了店铺位置的偏远荒僻,更流露出一种未经雕琢、原汁原味的质朴之感。
拂晓时分,诗人踏入店中,却发现店里连热水都没有,更遑论茶了,“无汤况有茶”,诗人以一种略带调侃的语气,形象地描绘出小店条件的简陋。这种直白质朴的描述,没有丝毫的修饰与渲染,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场景的质朴与真实。
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平凡而又真实的一面,没有繁华的装饰,没有舒适的享受,有的只是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
“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就在读者为小店的简陋而略感遗憾之际,诗人笔锋陡然一转,带来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现。
“渠侬”是方言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主要在吴语等地区通行,在这里代指“他”或“她”,此处指店家。原本以为店家是不善经营、不懂得待客之道,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一只青瓷瓶中竟插着一束艳丽夺目的紫薇花。
这一细节描写,宛如黑暗中的一道璀璨亮光,瞬间点亮了整个画面,那青瓷瓶的温润雅致与紫薇花的艳丽多姿相得益彰,令人怦然心动。
原来,店家并非不好事,而是以一种独特而浪漫的方式,展现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即便日子平凡,也能在其中寻得诗意与浪漫。
旧时山里人家日子清贫,但过年时也要增添一点色彩,寻一个瓦罐,盛满清水,插上一枝梅花,供在案头,瞬间满眼生机盎然。
生活有了仪式感,日子便有了盼头和期待。彼时,这个路边野店,因为这一瓶紫薇花,让旅途中的诗人倍感温暖与慰藉。
从初入店时的黯淡无光,到看到紫薇花时的清新明亮,这鲜明的对比,不仅是对环境的细腻描写,更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
即使身处最平凡、最简陋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也能发现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美好。
![]()
后记:
杨万里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善于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挖掘乐趣与意义。
“漫栽木槿成篱落,已得清阴又得花”,他活得恣意洒脱,绝不自我内耗,即便退隐山林,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因为内心通透,所以面对朝廷启用的诏令,他以“江风索我吟,山月唤我饮。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这般洒脱不羁的诗句婉言拒绝……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趣又温暖,杨万里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他的诗歌充满温情,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誉,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以上分享的《道旁店》,语言质朴,视角独特,展现了生活中的平凡之美,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参考文献:
《诚斋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