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2明年已经有了多款第一方,但包括《火纹 万缕千丝》《宝可梦Pokopia》《耀西不可思议的图鉴》等作品,都还没确定发售日,只有一款《马力欧网球 狂热》确定了2月12日发售。
这次的《马网》新作看起来是回归系列原本的样子,不再像NS的《马网Ace》那样像个格斗游戏了。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马力欧》系列这么多运动衍生游戏,赛车到网球,从高尔夫到足球,怎么偏偏少了篮球呢?怎么说篮球也是世界最大的体育运动之一啊!
![]()
正如大家在上面图中看到的,其实马力欧并不是不会打篮球,而是篮球只包含在了运动合集游戏中,却不像网球、足球那样有一整款单独的游戏。
但很多年前《马力欧》是有推出过单独的篮球游戏的,它便是NDS上的《马力欧篮球 3对3》,不少玩家至今仍然对其心心念念。
![]()
严格来说,马大叔第一次参与篮球项目,是在NGC版本的《NBA街头篮球V3》中,他以联动角色的身份加入了本作中。
但正经来说的话,NDS这款《马力欧篮球 3对3》才是《马力欧篮球》的第一款游戏......也是唯一一款。
尽管在那之后的《马力欧大运动会》中也包含了篮球项目(且玩法核心也类似),《马力欧聚会》中也有篮球小游戏,但纯粹以篮球为主题的《马力欧篮球》仅此一部。
![]()
而在这样一款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游戏背后,还牵扯到了另一家大家熟知的游戏公司——SQUARE ENIX。
想必大家都知道当年《最终幻想7》放弃N64,转投索尼平台的事,这也让任天堂和SQUARE一度翻脸。
时过境迁,很多年后SQUARE和ENIX合并,和任天堂的关系也得到了修复。
于是在2006年,任天堂和SE合作,推出了这款NDS平台的《马力欧篮球 3对3》。
![]()
正如游戏的标题所示,本作并非标准的5v5篮球,而是采用3v3的规则。
3v3的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的街头篮球,骨子里就带着一股“随性”的气质,而这也和马力欧的追求不谋而合——不破坏原有规则,且更具游戏性。
当然,使用3v3规则,更多其实是以下两方面的考量:其一,是NDS的性能不够用,做5v5可能严重牺牲游戏性;其二,则是NDS屏幕太小了,分辨率又低,过多的角色同场会很难看清。
![]()
如今不论是《NBA2K》这种偏拟真风格的篮球游戏,还是一系列卡通夸张风格的作品,其操作模式总体来说是比较相近的,都逃不开一套按键控制。
但《马力欧篮球》则充分运用了NDS的触屏特性。除了角色的跑动是由方向键控制的以外,包括传球、投篮等操作均可在触摸屏上完成。虽然在设置中也可以自定义,将一部分触摸屏的功能映射到ABXY按键上,但也有一部分招式只能在触屏上完成。
是的,和其他一众马力欧运动游戏类似,《马力欧篮球》在不破坏篮球基础规则的同时,也融入了一系列让游戏更好玩、更具互动性的招式。
![]()
而和其他《马力欧》游戏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本作不仅由SE代工开发,而且还被融入了来自《最终幻想》的可操作角色!
但比较离谱的是,SE似乎想故意抬高自家角色,因此在本作中,《最终幻想》的角色招式普遍都要比《马力欧》的角色强得多,在平衡性方面受到了许多批评的声音。
此外,游戏中不太聪明的AI、略显无趣的小游戏,也让游戏的口碑有所下降。
这虽然是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在玩法和画面等方面都收获了不少赞誉。但综合来说只是一款中规中矩的作品,最终销量也仅有150万套。
![]()
随着时间的流逝,游戏中的那些缺点也渐渐淡去,玩家们印象中的《马力欧篮球》,更多是一款玩法颇具新意,内容量丰富,模式众多的游戏。
尤其是进入NS时代后,《马力欧网球》《马力欧高尔夫》《马力欧足球》这三部作品齐聚一堂,却没有了《篮球》的身影。许多玩家都期待其能够推出续作,以弥补当年初次试水的诸多遗憾、
![]()
NS上的《马力欧网球》尚可,但《高尔夫》和《足球》的质量和内容量都比较一般。
如今NS2即将迎来《马网》的新作,或许未来任天堂也会重新考虑《马力欧》的运动游戏,将更多运动项目以内容丰富的完整作品形式呈现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