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歼万余乌军再主动停火,一边给美国亮威慑底牌,一边让中国吃下定心丸,每一步都是精准算计!
这段时间,俄乌战场的消息接连引发关注。10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开表示。
普京总统提议在库普扬斯克和红军城两个方向停火5至6小时。
期间将开放安全通道,允许包括乌方在内的各国记者进入战场采访。
就在这一提议公布前几天,俄方已经放出重磅消息:
俄军在上述两个方向形成合围,超过一万名乌军被包围。
一边是战场合围的军事优势,一边是主动停火的和平姿态。
普京这步棋看似矛盾,实则暗藏多重战略考量。
既向美国亮出了威慑底牌,也让伙伴国家吃下了定心丸。
10月26日,普京视察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指挥部时,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汇报的战场态势。
揭开了停火提议的核心背景。
根据通报,哈尔科夫州库普扬斯克方向有5000名乌军被围。
顿涅茨克州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则包围了5500名乌军,涉及31个营级单位。
总计超过一万名乌军陷入困境。
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泽连斯基同日也承认,红军城局势“非常艰难”,城内城外战斗激烈,后勤保障陷入紧张。
从战场实际情况来看,包围圈的形成是俄军多轮推进的结果。
库普扬斯克位于奥斯基尔河西岸,俄军已经控制了该市大部分西岸城区,并在河东形成半圆形包围。
关键的是,奥斯基尔河上的桥梁多次遭到打击,基本无法通行。
被围乌军想要撤退,只能自行寻找渡河方式,而俄空天军持续监控河面,突围难度极大。
红军城的情况同样严峻,这座作为乌军顿涅茨克防御中枢和后勤枢纽的城市。
南半部市区已被俄军完全控制,北部的罗金西克镇也失守。
俄军在红军城与罗金西克之间的开阔地带南北对进,距离完全合拢包围圈仅剩900米。
乌军的补给和撤退通道仅剩一条公路,还处于俄军火力覆盖之下。
目前,俄军已占据红军城60%以上的面积,沃尔昌斯克市70%的区域也被控制。
红利曼方向推进顺利,亚姆波尔村的控制工作即将完成。
被围乌军的处境愈发艰难。
兵源方面,顿涅茨克方向乌军战损比例极高,被消灭的武装分子中60%是外籍雇佣兵。
本国人兵力严重不足,只能依靠机器人运送物资和伤员,用技术装备替代人力缺口。
武器供应更是雪上加霜,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
2025年7-8月,乌克兰获得军事支持月均值较上半年下降43%,欧洲国家月均军援规模下降57%。
乌克兰此前希望获得的远程导弹未能如愿。
向欧洲国家借用防空系统的请求也被多个国家拒绝,前线武器补给难以为继。
即便乌军想组织救援,调来的预备队也迟迟未能形成有效反击,局势对乌军极为不利。
普京在此时抛出停火提议,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战略威慑作为支撑。
10月21日,俄罗斯完成了一款新型巡航导弹的关键试射。
该导弹采用特殊动力装置,飞行距离达到1.4万公里,在空中持续飞行15小时。
成功完成了所有指定的机动动作,验证了规避反导系统的能力。
俄方随后还特意向美方通报了试射情况。
这款导弹的出现,让美国正在推进的反导系统计划面临巨大挑战。
有军事专家分析,美国的反导系统原本是根据特定弹道轨迹设计,无需覆盖全部领土。
而这款新型导弹具备超远射程和机动能力,使得美国必须构建全域防御体系。
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且该反导系统至少在2030年前难以投入使用。
面对美方此前提出的停火提议,普京的态度十分明确。
此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呼吁俄乌以现有战线为基础划界停火。
泽连斯基也表示可以接受这一妥协方案。
但普京在听取战场汇报后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设定“特别军事行动”的完成时间。
一切取决于军事层面的考量,相当于直接拒绝了美方的提议。
这一表态的底气,既来自乌东战场的合围成果,也源于新型武器带来的战略威慑。
俄方用实际行动告诉美方,即便没有外部妥协,俄罗斯也有能力在战场上实现自身目标。
与此同时,俄军在10月30日对乌克兰多地能源基础设施、军工设施及军用机场发动大规模打击。
泽连斯基表示,俄方连夜发射了650多架无人机和50多枚导弹。
导致乌克兰所有州实施紧急停电,冬季电力供应受到沉重打击。
俄方的这一系列动作,形成了“打谈结合”的态势:
停火提议展现和平姿态,军事打击和战略武器试射则亮出硬实力。
双重施压之下,美方在对乌政策上不得不重新权衡。
普京的这步棋,同样包含着稳定伙伴关系的深层考量。
当前,俄罗斯在战场上虽取得局部进展,但整体推进节奏相对平缓。
国际社会对战争的观察往往聚焦于地盘得失和推进速度,容易忽视背后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考量。
在这种情况下,俄方需要通过明确的战场成果,向伙伴国家传递信心。
证明自身在冲突中的韧性和主动权。
乌东战场的合围成果,正是最直接的信心背书。
超过一万名乌军被围,俄军控制关键枢纽和交通要道。
这些实打实的进展,能够有效打消外界对俄罗斯战场能力的疑虑。
让伙伴国家相信其能够持续维护自身利益,双方的合作基础不会因战场局势波动而动摇。
同时,俄罗斯此前与美方有过多次互动,难免引发外界对其外交导向的猜测。
此次通过战场成果展现强硬立场,相当于明确传递出:
外交互动不会影响其核心利益诉求,与伙伴国家的关系依然是外交布局的重要支柱。
此外,停火提议本身也蕴含着兼顾伙伴国家立场的考量。
邀请记者进入战场采访既能够验证合围消息的真实性。
也向国际社会展现出“尊重生命、愿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冲突”的姿态。
这与伙伴国家倡导的和平解决争端的理念相契合。
俄方通过这种方式,既坚持了自身的军事目标,又避免了在国际舆论场上陷入被动。
同时也让伙伴国家看到,俄罗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注重兼顾国际社会的和平期待。
有利于维护双方合作的舆论环境。
从当前局势来看,普京的这步棋可谓一举多得。
战场上,通过合围形成军事优势,压制乌军士气。
对美方,用战略武器和战场成果施压,掌握谈判主动权。
对伙伴国家,用实际进展稳定预期,巩固合作基础。
停火提议则成为串联这多重目标的关键:
既避免了陷入“好战”的舆论陷阱,又为后续的战略布局留下了灵活空间。
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俄方的合围成果能否最终转化为战略优势,乌军的困境能否通过外部援助得到缓解。
美方和欧洲国家的政策调整将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都还需要时间检验。
但可以肯定的是。
普京此次的一系列动作,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战场态势和国际博弈的精准算计。
未来,随着冬季来临和国际局势的进一步演变,俄乌冲突可能会进入新的阶段。
俄方的战略布局,无疑将继续影响着冲突的走向和国际格局的变化。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场冲突带来的只有苦难和损失。
无论战略博弈如何展开,和平始终是最值得期待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