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追电视剧,却不爱看历史书。这样,导致很多历史知识来自电视剧,而与真实的社会原貌,存在很大的差距。 不过,无论是古装剧,还是宫斗剧,电视剧的本质是娱乐节目,都说了“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那么,电视剧里的“旧社会”乡村,跟近百年前的真实乡村风貌,差距有多大呢?
下面,一起来看一位名叫Kessel的外国摄影师,1946年在华北乡村地区拍到的真实照片。
![]()
那个年代,乡村的职业很多:铁匠、木匠、裁缝、樵夫、渔夫、剃头师傅……照片中,是一位靠打鱼为生的渔夫。
![]()
这是街头的一个小贩,卖一些泥塑、根雕之类的小物件。平时在家是小手工业者,逢时过节才运到集市上来卖。
![]()
那个年代的华北乡村,还生活在平房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的火炕,冬天一家人围在一起,非常暖和。
![]()
无论城里还是乡下,那时各地都很多城隍庙、土地庙,人们对菩萨神仙非常敬畏,不敢做坏事。
![]()
渔夫养的一只鸬鹚,现在的华北已经看不到了,但在广西桂林一带,还是偶尔能看到。
![]()
鸬鹚这种聪明的水鸟,是渔夫的亲密朋友,它捉到的鱼会交给渔夫,非常听话。
![]()
一个破庙门口,一个衣着褴褛的小沙弥。外国摄影师给他拍照时,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
一个赤脚的小朋友,对一尊石像感到十分好奇。这尊石像,看上去像是宋朝或明朝的,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
一位白胡子的大爷,还是人生中第一次照相,他有点好奇地看着外国摄影师。
![]()
毕竟是“旧社会”,船夫只能用桨划船,还没有燃油动力。船夫身后的岸边,有一批看上去像是地主、乡绅的人群。
![]()
一位戴眼镜的大爷,抱着他的孙子非常亲热。从他们的衣服来看,根本看不到补丁,可能不是普通人家。
![]()
最后,再来看一张在城区拍的照片:一位拉黄包车的壮汉,似乎面带微笑,可能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车上坐着的,是一位漂亮的外国年轻女子。
“旧社会”的乡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看了以上照片,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对于很多历史知识,不要相信电视剧,最好多看一些优质的历史书!推荐这本《三毛流浪记》,这是对真实旧社会底层民众的抵近观照。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购买。
![]()
加主编微信TZBB668,备注进群,可进大观粉丝群(本群为邀请制,谢绝空降)
![]()
![]()
注:除本平台声明的原创外,其它内容源于网络或它方投稿,旨在供读者多种文化视角的探讨与解读,并不代表“新大观”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将第一时间处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