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拼的不只是兵马粮草,更拼“脑子”。那些躲在主帅身后的谋士,靠着一肚子计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甚至撬动整个天下的格局。提起三国谋士,很多人先想到诸葛亮,但能在那个时代留下名字的,绝不止他一个。下面这十位,个个都是能“以智取胜”的顶尖人物,每一个的故事都足够精彩。
第一位是诸葛亮。他几乎是三国谋士的“代名词”,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时,他一篇《隆中对》就给刘备规划好了“三分天下”的蓝图,这眼光在当时无人能及。赤壁之战时,他联合东吴,靠着草船借箭、借东风等计谋,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烧得大败,直接帮刘备站稳了脚跟。后来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刘备去世后又鞠躬尽瘁辅佐刘禅,六出祁山想兴复汉室。他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计谋,更在于“稳”,把弱小的蜀汉打理得井井有条,撑起了一片江山。
![]()
第二位是司马懿。他是诸葛亮一生的劲敌,更是司马家篡魏的“奠基人”。司马懿最擅长的是“熬”和“算”,曹操在世时他隐忍不发,曹丕、曹叡时期逐渐掌握兵权。诸葛亮北伐时,他坚守不战,硬生生熬到诸葛亮病逝,彻底瓦解了蜀汉的攻势。后来他发动高平陵之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曹魏权力,为司马家统一三国埋下伏笔。他的计谋不张扬,却总能击中要害,是典型的“笑到最后”的智者。
![]()
第三位是郭嘉。他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谋士,被曹操称为“奇佐”。郭嘉的特点是“奇谋百出”,而且判断极准。曹操打吕布时,打了几次没打下来想撤兵,郭嘉劝他趁吕布士气低落急攻,果然活捉吕布。官渡之战前,曹操担心打不过袁绍,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论”,把曹操和袁绍的优劣分析得明明白白,彻底打消了曹操的顾虑。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八岁就去世了,曹操后来打赤壁之战大败,还感慨“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
第四位是贾诩。他被人称为“毒士”,不是因为心狠,而是因为他的计谋总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目的,而且极其擅长保命。早年他跟着董卓,董卓被杀后,他劝李傕、郭汜反攻长安,直接改变了东汉末年的局势。后来他投靠张绣,两次帮张绣打败曹操,最绝的是,他还能在关键时刻劝张绣投靠曹操,自己也跟着得到重用。投靠曹操后,他从不争权夺利,却在曹操立继承人时一语中的,帮曹丕稳住地位,最后安享晚年,是三国里少数善终的顶尖谋士。
![]()
第五位是荀彧。他是曹操的“王佐之才”,相当于曹操的“大管家”兼“战略总监”。曹操早期势力弱小,荀彧帮他制定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让曹操占据了道德和政治上的制高点。他还为曹操推荐了郭嘉、荀攸、陈群等一大批人才,曹操能统一北方,荀彧的功劳仅次于曹操本人。不过荀彧骨子里忠于汉室,后来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疏远,最后抑郁而终,他的一生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第六位是荀攸。他是荀彧的侄子,却比荀彧更擅长临阵谋划,是曹操的“随军谋主”。曹操打张绣、吕布、袁绍时,荀攸都在身边出谋划策,官渡之战中,他劝曹操派徐晃袭击袁绍的粮道,又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文丑,堪称官渡之战的关键功臣。荀攸为人低调,计谋大多藏在心里,曹操评价他“外愚内智,外怯内勇”,他一生献过十二条奇计,只有少数人知道详情,是典型的“低调的高手”。
![]()
第七位是周瑜。很多人被演义误导,以为周瑜小肚鸡肠,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是“雄姿英发”的儒将,更是东吴的开国功臣。孙策平定江东时,周瑜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两人联手打下了东吴的基业。孙策去世后,周瑜辅佐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担任主帅,和诸葛亮联手打败曹操,彻底粉碎了曹操一统天下的美梦,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他不仅会打仗,还擅长治理军队,东吴的水军能成为三国最强,周瑜功不可没。
![]()
第八位是鲁肃。他是东吴的“战略大师”,比周瑜更有长远眼光。早在周瑜之前,鲁肃就给孙权提出了“榻上策”,建议孙权占据江东,先灭黄祖,再取荆州,最后称帝建国,这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还要早七年。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很多大臣都劝孙权投降,只有鲁肃和周瑜坚决主战,而且鲁肃还主动去联合刘备,促成了孙刘联盟。他一生都主张和刘备保持友好,靠着这个联盟,东吴才能在三国中站稳脚跟,可惜他的战略后来被孙权改变,才有了关羽被杀、吴蜀交恶的悲剧。
![]()
第九位是陈宫。他是三国里最“认死理”的谋士,早期跟着曹操,帮曹操得到了兖州,可后来因为曹操杀了兖州的名士,他觉得曹操不仁,就背叛了曹操,转而辅佐吕布。陈宫的计谋其实很厉害,他劝吕布趁曹操攻打徐州时偷袭兖州,差点让曹操无家可归。可惜吕布有勇无谋,很多次都不听陈宫的建议,最后被曹操打败。曹操本来想劝陈宫投降,可陈宫宁死不屈,最后被杀,他的一生忠于自己的道义,也算悲壮。
![]()
第十位是法正。他是刘备手下仅次于诸葛亮的谋士,尤其擅长奇谋。刘备打益州时,法正作为内应,帮刘备顺利拿下益州,后来又劝刘备娶吴懿的妹妹,稳定了益州的局势。最关键的是汉中之战,法正献计让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这是刘备一生打得最漂亮的胜仗,直接奠定了蜀汉占据汉中的基础。诸葛亮后来评价法正“若法孝直在,必能制主上东行”,意思是如果法正还活着,肯定能阻止刘备讨伐东吴,可见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
这十位谋士,有人忠于一人,鞠躬尽瘁;有人审时度势,明哲保身;有人奇谋百出,改变战局。他们的计谋和选择,交织成了三国乱世的精彩画卷。没有他们,三国可能只是一场简单的军阀混战,正是这些“最强大脑”的较量,才让那个时代变得如此迷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