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拍桌子:"保长春理工光电!这个专业全国前三!"
儿子摔枕头:"但我想去一线城市!"
我夹在中间,手机里存着23个志愿填报群的聊天记录,每个群都在喊"冲冲冲!"
冲985冷门专业还是211热门专业?
南方学校气候孩子能适应吗?
转专业政策到底怎么执行?
2022年:长春理工光电最低574分(省排9123)
2021年:582分(省排8456)
2020年:576分(省排8997)
看着分数不知道该冲还是该保
担心专业就业前景
害怕滑档到不喜欢的城市
纠结于名校光环还是专业实力
那个差点毁了孩子未来的志愿填报,幸好遇到了王玄策老师!
【困境与焦虑】—— 出分后全家失眠的72小时
"妈!东北电力电气工程去年最低579分,我578分,差1分!要不要冲?"儿子举着手机的手在发抖,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招生简章。我盯着他省排名8815的数字,感觉心脏被攥成了麻花。
那晚的家庭会议成了战场:
凌晨三点,我偷偷翻出压箱底的存折——如果滑档了,复读费够买辆新车。看着银行卡余额,突然想起同事家孩子去年因为6分之差,从211掉到三本的故事,后背全是冷汗。
"一分都不想浪费,但又怕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话成了我家那周的口头禅。
【相遇与转机】—— 亲戚群里的救命稻草
"去通化找王玄策老师!"表姐在家庭群里的消息像根救命绳。原来她女儿去年576分,在王老师规划下进了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现在已经在华为实习了。
第一次咨询那天,我特意带了三页手写问题:
王老师没有像其他机构那样甩出"保准不滑档"的保证书,而是打开一个布满数据图标的系统:"先给孩子做个霍兰德测试,看看他到底适合研究型还是社会型工作。"当看到儿子"现实型"得分最高时,他眼睛亮了:"这孩子动手能力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特别适合。"
他调出近三年数据:
"您家孩子578分,正好卡在'大小年'交替期。"他指着曲线图,"但要注意,这个专业在东校区,实验设备是全新升级的。"
![]()
【服务与体验】—— 比亲妈还细心的"志愿军师"
专业分析像做CT扫描
王老师团队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把儿子的分数、排名、兴趣、职业倾向甚至星座(他说处女座适合精密仪器专业)都做了交叉分析。当看到报告里写着"推荐长春理工光电的三大理由:1. 国家级特色专业 2. 校企合作单位含华为/中芯国际 3. 保研率18%"时,我第一次觉得志愿填报不是赌博。
个性化方案精确到宿舍楼
最终方案包含12个志愿,分"冲3个/稳5个/保4个"三个梯度。最让我震惊的是第7志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王老师特意标注:"这个专业在下沙校区,宿舍有独立卫浴,对北方孩子适应南方气候很重要。"
![]()
⏳ 最后一刻的定海神针
填报系统关闭前2小时,全家又吵起来了。爸爸坚持要把某211冷门专业提到第3志愿,王老师直接打电话过来:"根据往年录取位次,这个专业去年在吉林招到省排7982,您家孩子8815,冲进去也是被调剂到考古学。"他顿了顿,"我理解您想冲名校的心情,但孩子未来四年要学的,应该是他热爱且能就业的专业。"
【结果与感悟】—— 压线录取的奇迹
7月22日早上,我刷到录取通知时,手抖得差点把手机掉进豆浆碗——第5志愿: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刚好压线578分!
现在看着儿子在实验室调试激光器的照片,突然想起王老师那句话:"志愿填报不是选学校,是给孩子选未来十年的人生轨迹。"从当初的焦虑到现在的安心,这种转变值多少钱?我觉得,这是给孩子人生最好的成人礼。
如果你家也正在经历这些
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强烈推荐: 去找王玄策老师做【王老师志愿填报】的【一对一顾问】。他们用【数据精准】的系统和【个性化方案】,真的能让孩子分数发挥最大价值。这不是消费,是给孩子未来买的一份保险。
- "当初要是没找王老师,现在可能正在为复读费发愁。" 现在每次路过高中门口的志愿填报机构,我都会加快脚步——有些选择,真的不能靠运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