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前摩萨德局长尤西・科恩在《TheBrinkPodcast》的采访中抛出重磅言论,以色列已通过供应链在全球植入“被操控设备”,“口头反犹主义”即可成为锁定理由。
而仅仅一个月前,总理内塔尼亚胡一句“只要你有手机,就等于握着以色列的一部分”,更让全球舆论哗然。
这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黎巴嫩的寻呼机爆炸案早已埋下伏笔,当情报首脑的自白与总理的“技术宣言”碰撞,一张笼罩全球的监控大网逐渐显现。
![]()
尤西 科恩
双重重磅爆料砸懵全球,美国人也成监控目标
2025年10月,卸任4年的前摩萨德局长科恩的采访录音在国际舆论场炸开锅。
这位执掌以色列情报中枢5年的核心人物直言,以色列自2002年起开发的监控工具,已通过供应链渗透到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通信终端、能源设备中。
而令人震惊的是,监控目标不仅包括所谓“安全威胁者”,就连美国公民只要被认定有“口头反犹主义”言论,都可能被锁定。
科恩的爆料尚未平息,总理内塔尼亚胡9月15日会见美国国会代表团时的发言更添波澜。
![]()
尤西 科恩
为回应外界对其“孤立处境”的质疑,他高调宣称以色列技术已融入全球智能设备,那句“你手里的智能设备就是以色列技术的结晶”,被解读为对监控能力的公然炫耀。
社交媒体瞬间被恐慌情绪淹没,有美国网友晒出手机截图质问“我的通话早被监听了?”,欧洲用户则担忧“家里的智能电表会不会也是‘定时炸弹’”。
双重爆料撕开了以色列全球监控的冰山一角,让外界意识到这绝非情报机构的秘密行动,而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
![]()
内塔尼亚胡
38年磨成的“监控网”:从供应链下毒到远程杀人
科恩在采访中透露,这张全球监控网的核心,是他2002至2004年间与摩萨德技术部门负责人联合研发的“寻呼机方法”和“设备操纵方法”。
其精髓在于渗透敌方供应链,只要摸清目标组织或国家的采购清单,就能在生产环节植入操控装置,实现“敌用我造”的监控闭环。
这种技术早在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中就已实战,当时真主党武装使用的加密摩托罗拉通信设备,事后被证实部分经过以色列技术改造。
以军借此截获大量作战指令,虽未能扭转战局,却验证了设备操纵技术的可行性。
![]()
第二次黎巴嫩战争
此外,科恩团队还曾将16000台特制radios卖给真主党,隐忍10年后才启动引爆程序,完美诠释了“长期布局”的情报逻辑。
网络安全专家分析,这些“被处理的设备”已覆盖通信、能源、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小到手机芯片,大到电网控制器,都可能成为以色列的“眼线”或“武器”。
38年的技术积累,早已织成一张笼罩全球的监控与杀戮之网。
内塔尼亚胡
黎巴嫩爆炸案撕开遮羞布:平民儿童也遭波及
技术的杀伤力从不只存在于研发日志中,黎巴嫩街头的血迹早已给出答案。
2024年9月17日,贝鲁特多个区域突然响起爆炸声,真主党成员随身携带的寻呼机和对讲机接连引爆,现场血肉模糊。
美国CBS新闻《60分钟》节目披露的细节更令人发指,这些被称为“口袋炸弹”的设备,是摩萨德针对真主党采购需求,联合台湾“金阿波罗”公司特制的。
![]()
黎巴嫩贝鲁特,车内有一个手持寻呼机发生了爆炸
此次“GrimBeeper行动”最终造成42人死亡、350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12名儿童,多数受害者遭遇眼部和肢体重伤。
美联社拍摄的现场照片中,烧焦的寻呼机残骸上仍能看到芯片痕迹,救护车在爆炸点与医院间疯狂穿梭的画面传遍全球。
直到2024年11月,以色列才公开承认参与行动,并将其归入“技术军事化”成果,这场血案彻底撕开了以色列“精准打击”的伪装,暴露了其情报技术应用的无差别性。
![]()
以色列摩萨德引爆后的传呼机
全球监控无敌手,为何挡不住哈马斯袭击?
一边是能在全球供应链“下毒”的精准情报能力,一边是对哈马斯袭击的“完全失察”,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源,藏在以色列情报体系的内部博弈中。
科恩在采访中直言不讳,他称加沙地带根本没有部署此类“被操控设备”,当地情报“极为薄弱”。
早在他担任摩萨德局长期间,就发现加沙情报存在致命缺口,多次申请亲自接管相关工作,却遭到辛贝特(以色列国内安全局)和以色列国防军情报总局的强硬阻拦。
![]()
尤西 科恩
这些机构的傲慢几乎写在脸上,说“我们没问题,不需要你,我们是以色列国防军,是辛贝特。”
科恩透露,2023年10月7日前,他曾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反复提醒“加沙情报不足”,这一事实在摩萨德和辛贝特内部人尽皆知,却始终未被重视。
当全球监控网看似无孔不入时,内部的官僚主义与派系之争,早已为情报系统埋下致命漏洞。
![]()
以色列士兵
结语
尤西・科恩的自白与内塔尼亚胡的言论,如同两把钥匙,打开了以色列全球监控网络的黑箱。
从2002年技术研发到2024年黎巴嫩血案,从全球供应链渗透到加沙情报失察,这个情报帝国的傲慢与脆弱、强大与冷酷,都在揭秘中暴露无遗。
这场风波留下的,不仅是对以色列情报机构的警惕,更是对全球科技发展的深刻拷问,当技术失去伦理的约束,再先进的创新也终将沦为制造恐惧的工具。
而中国手机在舆论海啸中的崛起则证明,真正的技术强大,从来不是掌控他人的能力,而是坚守底线的自信与自主可控的实力。
在数字时代,信任才是最核心的技术,以色列的教训已经敲响警钟,未来的科技竞争,终将是伦理与责任的竞争。
信息来源:前摩萨德局长称寻呼机行动已扩展到“你能想到的每一个国家”
以色列国防报 2025-10-23
![]()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