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这步棋,真是踩到雷了!
中美在韩国举行的高层会晤,大家都松了口气,觉得有了不少共识。不过,荷兰这边却没法开心起来,原因在哪儿呢?
![]()
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动用了不常用的《商品供应法》,硬是接管了中企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脸上还硬挺着说是怕遇到紧急状况断供。
结果中国一出手,直接告诉大家什么叫真正的紧急状况,立马禁止安世中国公司出口电子部件,全球八成的汽车用芯片封装测试能力一下子全都搁置了。
德日车厂一下子又回到2021年的芯片紧缺时期,大众连夜成立专门的团队,本田也开始裁员了。而闻泰科技早就做好准备,这波回击,底气十足,藏着大招。
![]()
被抢的安世东莞工厂缺晶圆?自家的备用方案拿出来顶上,上海临港的鼎泰匠芯,正是闻泰实控人旗下的晶圆厂,作为中国第一座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总投资120亿,预计月产能12万片,目前一期的3万片已经开始量产了。
其实,2022年双方就签了供货协议,只不过产能还在逐步提高。更重要的是,闻泰早在2024年底被列入实体清单之前就开始布局,出售了起家的ODM业务,换上了安世系的高管,全面掌控了局面。
39岁的新任董事长杨牧九月底还带队去了鼎泰匠芯,开了个沟通会,明显是要搞定“晶圆到封装”这条完整的产业链。虽然目前东莞工厂因为用国产晶圆受限制,产量有所下降,可是,国内替代的基础已经搭建得差不多了。
![]()
全球汽车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问题再也掩盖不住了。别以为缺的只是那些高端尖端的芯片,其实安世生产的每颗价格只有0.3美元的基础元件,也在汽车的安全气囊和雷达系统中少不了。
坊间数据显示,市面上有240万种车载芯片,其中有三成的出品得经过中国制造,排名前五的关键元件里边,三分之二都离不开中国的帮衬,而有接近三成的芯片,只有中国才能生产出来。
![]()
大众和本田可算是前排,现如今本田美国的工厂已开始减产、裁员,大众也发出警示,说不定哪天就得停产,日本车企协会也忙不迭地呼吁,赶紧把问题给解决了。
德国这边更着急,一年内汽车行业已经失去了5.15万个岗位。打算建个电池厂,再拉台积电帮忙建厂来缓解压力,可投资200亿的一半还得靠政府补贴,环保组织还盯着不放,担心环保问题。工厂要等到2027年才能投产,短期根本帮不上忙。
这事儿早已经不只是一家企业之间的恩恩怨怨了。荷兰以为一旦拿下那家公司,就能掌握核心技术,可偏偏忘了,全球供应链早把“要害”都留在了中国。
如今荷兰算是彻底傻了眼了,中美两边直接谈妥了。美方公布了,要暂停那50%的穿透性规则,基本上就是否定了之前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施加极限压力的那些策略。
中国其实没刻意去抢市场,只是守住了在全球分工里的位置,反而在基础芯片这个方面取得了领先。
![]()
要是欧洲真想不开,完全可以闭门专心搞燃油车技术,毕竟有人偏爱那种传统车的质感。在新能源这波浪潮里,靠补贴和保护措施,搞不出真正强劲的竞争力。
接下来就得看看欧洲是继续敞开合作,还是坚持封关了,供应链会不会变得更乱,德国的车企能不能顶得住。咱们继续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