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Google 的母公司 Alphabet 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强财报:
2025 年 Q3:Alphabet 实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单季营收 1000 亿美元的里程碑。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用 Sundar Pichai 的话来说:
五年前,我们的季度收入是 500 亿美元。自那时以来,我们的收入翻了一番。
五年,营收翻倍,还是在千亿级的巨大规模上,这样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谷歌的答案简单直接:AI。
我们正看到 AI 在整个公司范围内推动实实在在的业务成果。
财报中披露的一系列数字,都在显示 AI 的威力:
- 1000 亿美元:首次单季营收破千亿。
- 1300 万亿 tokens:每月处理的 Token 总量超过 1300 万亿,一年内增长超过 20 倍。
- 6.5 亿用户:Gemini App 月活跃用户 (MAU) 超过 6.5 亿,Q3 查询量环比增长 3 倍。
- 1550 亿美元:Google Cloud 积压订单增至 1550 亿美元,季度环比猛增 46%。
- 100 万 TPU:AI 独角兽 Anthropic 计划调用高达 100 万个 Google TPU。
- 7500 万用户:Search AI Mode 日活跃用户 (DAU) 已超 7500 万。
这些数字说明,谷歌已经从底层算力、中层模型到上层产品构建起了「AI 飞轮」。
一、Google 的「全栈 AI」战略
Sundar 提出的核心是「全栈 AI」。这个词意味着 Google 的 AI 战略不是零散的,而是从最底层的硬件到最上层的应用,全面掌控。
他将其分为三个层面:
- AI 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 世界级的 AI 研究 (Models)
- 产品与平台 (Products)
底层的硬件层面,谷歌的 TPU 开始挑战 NVIDIA GPU 霸权;中间的模型层面,Gemini 表现亮眼;顶层的应用层面,谷歌的产品正在由 AI 全面重构。
1. 基础设施:TPU 和 GPU 的「两条腿」
AI 的竞争,首先是算力的竞争。
Pichai 强调,谷歌的 AI 基础设施是其「关键差异化因素」。这种差异化的核心在于,谷歌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既能大规模提供 NVIDIA 顶级 GPU,又能提供自研专用 TPU 的云厂商。
- NVIDIA 芯片:Google 宣布,它现在正在向云客户提供由 NVIDIA 最新 GB300 驱动的 A4X Max 实例。这意味着它紧跟市场步伐,为那些依赖 NVIDIA CUDA 生态的客户提供最顶级的算力。
- 自研 TPU 芯片:Google 的「王牌」是其自研的 TPU。这是 Google 专为 AI 运算设计的 ASIC 芯片。
Sundar 提到,谷歌正在大力投资 TPU 产能,以满足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巨大需求。而他们的第七代 TPU,代号「Ironwood」,即将全面上市。
TPU 的价值有多大?财报会揭示了一个关键客户:Anthropic。这家顶级的 AI 研究公司最近宣布,计划使用高达100 万个 TPU。
![]()
这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它证明了 Google 的 TPU 在性能和成本效益上,已经足以吸引最顶尖的 AI 实验室,在 NVIDIA 之外提供了另一个可行的、大规模的算力选择。
谷歌在 TPU 上的布局,终于到了变现的时候。谷歌不再满足于把 TPU 藏在内部产品,而是希望 TPU 成为能和 GPU 掰手腕的拳头硬件。
2. 模型研究:「Gemini 3」即将登场
如果说芯片是「肌肉」,模型就是「大脑」。
Google 今年在模型方面的表现也十分亮眼:
- Gemini 2.5 Pro:当前的主力多模态模型。
- Veo:对标 OpenAI Sora 的视频生成模型。目前已有2.3 亿个视频是用 Veo 3 生成的。
- Genie 3:一个「基础世界模型」,可以根据文本或图像提示生成可交互的 2D 游戏世界,这是通往更复杂虚拟环境模拟的重要一步。
- Nano Banana:一款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病毒式传播的文生图模型。
最重要的是,Sundar 预告了Gemini 3 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基于模型能力的进步,目前已有超过1300 万开发者在使用 Google 的生成式模型进行构建。其第一方模型(如 Gemini)现在通过 API 每分钟处理70 亿个 token。
3. 产品与平台:AI 的「交付」
有了算力和模型,如何将 AI 交到用户手中?Google 在分发渠道上显然具备先天优势。
- Chrome 浏览器:Google 正在「重新构思」Chrome。通过深度集成 Gemini 和搜索中的「AI 模式」,目标是让浏览器变得更具「智能体能力」。
- Pixel 10 与 Tensor G5:在 8 月份的发布会上,Pixel 10 系列搭载了 Tensor G5 芯片。Sundar 强调,这是第一款「为运行 Gemini 而设计的最强芯片」。这是端侧 AI 的信号,意味着更快的响应、更好的隐私保护,也是 Google 对标 Apple Intelligence 的关键一步。
- Android XR 操作系统:最近,Google 正式推出了这个全新的操作系统,首个合作伙伴是三星的 Galaxy XR 设备。这是 Google 在苹果 Vision Pro 和 Meta Quest 之后的,对「空间计算」和「混合现实」的正式回应。它的核心是什么?依然是 Gemini。
Sundar 强调,AI 将成为这些新一代头显和眼镜的核心交互方式。
4. 一个「小彩蛋」:量子计算的突破
在 AI 之外,Sundar 还顺便提到了一个基础研究的重大进展。
上周,Google 宣布其「Willow」量子芯片取得突破,运行某个特定算法的速度比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超级计算机之一快13,000 倍。并且结果「可验证」,为未来的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
Google Cloud:AI 驱动的「第二增长极」
如果说全栈 AI 战略是理论,那么 Google Cloud 就是这一战略在 B 端的「最佳实践」和「最强变现渠道」。
![]()
Q3 财报显示,Google Cloud 的增长正在全面提速,营收、营业利润率和积压订单均在加速增长。
其中,最核心的指标——积压订单,从 Q2 的 1060 亿美元飙升至 Q3 的 1550 亿美元,季度环比增幅高达46%。
这 1550 亿美元的「未来收入」,是企业客户用真金白银为 Google AI 投出的信任票。
Pichai 总结了客户需求走强的三个方面:
- 签约新客户更快:GCP 新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近34%
- 签约更大订单:今年前三季度签署的超 10 亿美元大单,已超过前两年之和。
- 深化现有关系超过 70%的现有 Google Cloud 客户正在使用其 AI 产品。
为什么 AI 时代的客户们更青睐 Google Cloud?Pichai 给出的答案又回到了原点:基础设施和模型。
「 全球排名前 10 的 AI 实验室中,有 9 家选择了 Google Cloud 。」
AI 模型的采用正在迅速加速。Q3 财报显示,基于谷歌生成式 AI 模型构建的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200%。
在过去 12 个月中,近 150 家 Google Cloud 客户各自处理了约1 万亿 Token,应用范围极广。
本月早些时候,谷歌推出了面向企业的 AI 门户Gemini Enterprise,Pichai 称其为「AI 在工作场所的新前门」。目前,该平台已在 700 家公司中获得了超过 200 万订阅者。
AI 重塑核心:搜索与 YouTube 的「AI 增量」
在 AI 驱动云业务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谷歌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现金牛」——搜索和 YouTube。
![]()
Pichai 强调,AI 正在为搜索带来一个「扩张性时刻」。
搜索的「AI 增量」
一个长期存在的疑问是:AI 化的搜索 (如 AI Overviews) 会不会蚕食原有的点击量和广告收入?
Pichai 的数据给出了否定答案。他指出,随着用户了解到他们可以用谷歌新的 AI 体验做什么,他们「越来越频繁地回到搜索」。
- AI Overviews(AI 概要):正在推动「有意义的查询增长」,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中效果更为明显。AI 正在帮助谷歌抓住下一代用户。
- AI Mode(AI 模式):在美国推出以来,使用量每周都在强劲增长,Q3 查询量翻了一番。目前已在全球 40 种语言中推出,日活跃用户 (DAU) 超过 7500 万
最重要的是,Pichai 确认:「AI Mode 已经为搜索带来了总查询量的净增量。」
AI 不是在「替代」搜索,而是在「扩大」搜索的边界。
YouTube 的「AI 变现」
在 YouTube 方面,AI 同样在「内容创作」和「商业变现」两端发力。
Pichai 透露:
在美国, YouTube Shorts 的每观看小时收入现在已经超过了 YouTube 上的传统插播广告 。
这标志着 Shorts 这一短视频形态已经彻底跑通了商业闭环,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短视频平台的「变现效率」问题。
在 AI 赋能创作者方面,谷歌在「Made on YouTube」活动上推出了一系列 AI 功能:
- AI 视频生成工具:帮助创作者从 0 到 1 启动。
- AI 高效编辑:简化剪辑流程。
- AI 洞察分析:帮助创作者优化频道。
- AI 扩展变现:自动识别视频中的产品,使其更具「可购物性」。
1000 亿美元的季度营收虽然耀眼,但这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
![]()
真正的「原因」,是谷歌对「AI 全栈」战略的坚定投入,是谷歌强大且独特的「AI 基础设施」,特别是 TPU 开始对外销售,传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在 AI 时代的算力竞赛中,NVIDIA GPU 并非唯一的答案。
手握 TPU 这张「王牌」,构建「TPU+GPU」混合算力护城河,才是支撑谷歌万亿美金市值,并在生成式 AI 时代继续领跑的真正底气。
正如 Pichai 所说:「我们在 AI 领域的领导地位,使我们为未来的机遇做好了充分准备。」
期待年的 Gemini 3,希望谷歌能端出一个能力超强的超大模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