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不喜欢”日本俗语,肚里的虫,也就是潜意识。人的生活方式,常常倾向于一方,看到有人以自己向来忽视的另一半自在地活着!有时会觉得虫不喜欢。
马呢?表示和自己很合。但是并不是常常合,所以有必要察觉自己骑着怎样一匹马,如果有必要,不如换一匹新的马。
一体同心:有时候,会对朋友有一体同心的要求。但毕竟人是不同的个体。但若能经历到一体同心,比如对方在没开口之前对你的悲伤深深理解,也是可贵的。若没有留意到不能一体同心,也容易使得关系迅速破裂。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心的深层都是黑暗的世界,有各种禁忌的心理运作,所谓关系加深,意味逐渐探知人的阴暗世界,在这里,善恶变得暧昧不明,感情开始纠缠不清。比如《现在为何是青山二郎》写青山对小林的批评。阿拉伯有这样的谚语,“心情在一起,住的帐篷要分开”,也就是亲近里也要有仪式,有礼仪,避免产生太黏糊关系。
和朋友关系加深,看清对方心中阴影部分,为了维持友情,就需要有“体贴心”才行。知道朋友的缺点,在责难之前,试着先去了解和肯定有这种事情人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在外界旁观、批判、责备之前,先站在朋友旁边分担感情的痛苦。
这种温柔,从根本上,是从人会死的自觉来的吧。都会死,超越善恶、贫富、长短、世间评价,对共活在世界短暂时光的人,产生温柔的体贴心。
美国心理学,把依存和独立当做对立的来掌握,单纯地认为依存越少越自立,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左右,却开始认为,自立的人是能充分认识到并做到适度和别人相互依存的人。朋友关系也一样,彼此长久互相依存和被依存,由于对这一事实的加深认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性。
![]()
跟任何人都没有尝过“一体同心”,未免太寂寞了。但如果过分耽溺,就会产生类似宿醉般的情况。由于友情关系,人可以体验到美好的感情,然而如果只一直留在这样的状态里,也会对独立自主造成妨碍,可以说这也是朋友关系十分微妙的地方。
交往,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并不等于友谊。日本的交往,带有一点日式人情道义感觉的。这一以来,很多交往伴随着义务感,不可有失道义,不知不觉会感到有应酬的疲累感。觉得自己的意志渐渐被束缚住了。
简单说,有人会觉得正因为是朋友,不会厌烦,所以应该继续交往,有人则认为因为是朋友,所以不必介意“交往”的事情,这两种极端。中间的中间地带,却可能产生各种变化,在来咨询的人里,有认为“真正的朋友要能交心最重要”,所以认为“可以忽视形式上的仪式”,着婚丧喜庆时没有任何表示,结果朋友认为他过于冷漠。他最后也得出结论“我认为即使没有形式,心还是能相通的想法有点傲慢,这傲慢使我失去朋友。”
在欧美,社交是很重要的,他们认为唯有借助这个,个人和个人才能维持关系。要把社交做得漂亮,我想也要对孤独拥有相当的耐力才行,要让人感觉这么坚强的个人,即使没有他人支持也可以活得很自在。
人完全孤独是活不下去的,因此需要有各种关系。对方和方式其实是很多样的,我认为把和人以外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也加进来会很有意义。不过如果在这方面太投入,在人的世界,生活方式可能会变得不顺利。各种各样的交往,有可能会让人疲于奔命,其实不必这样,为了享受多样性,有必要对各种交往巧妙保持适度距离,这样就不需要太费神。
在丢什么都没问题的游戏中,也有丢过去对方会死的东西。不管如何恶言相向而乐在其中,也有绝对不可以说出的话。这件事情,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就像巴尔德尔会突然死去一样,友情也会在一言不合之下瞬间烟消云散。
美思乐和塞利奴提斯的故事,美思乐曾经在疲惫地动弹不得时,闪过“背叛”的念头,“身体疲倦的话,精神也会同时衰弱,算了,随便吧……牺牲别人让自己活下去,不是人类世界的定律吗?”而他的朋友也曾怀疑过美思乐“说不定觉得他的生命比我的更重要呢”。
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人初次相遇,就非常情投意合,两人短时间就走得非常近,互相谈自己的梦并相互分析。但这种亲密关系中,两人彼此不得不在某方面感觉对方的不信任感。拥有独立人格的两个人终究不得不变成这样,如果要彻底贯彻诚信的话,某一方的人格就要破灭了。唯有借助背叛友情,才能各自保有独立性。
和自己相反的人,有时候让人觉得有魅力,有时候让人讨厌。这就是人性有趣的地方了,最讨厌和最喜欢往往只隔薄薄一张纸的程度。
美国朋友极力主张,不要把俗化的罗曼蒂克关系当做维系夫妻关系的唯一要件,爱应该有各种形式,妻子为丈夫做麦片粥当早餐,丈夫心存感激满足地吃夜市爱。姑且称为“麦片粥式的爱”吧。
喝茶的朋友,喝茶聊天的朋友关系,以日常家常便饭所支持的事情,显示积累的爱的关系。
有时候,爱赠送东西给人的人,却没有受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即使自己没有发现,其实借着赠品,就产生了赠送者和被赠送者相对的两极,被赠者感到压力,或者感觉进入一种主从关系。赠送礼物本来可以说是一种善意和爱情的表现,然而其中却也混入其他想不到的复杂原因,这就是人情的难解之处。包括交朋友,有时我们虽然是善意地选择朋友,却也不得不承认,其中可以说含有某种打算,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对未来投资等用心有关,这些和赠品有关的心理作用会纠缠不清。
何时归还,在日本,上了年纪的人如果松了东西马上收到回礼,嘴上其实一面说“真周到”而表情却不太高兴。因为仿佛当场足额付清,两个人没有任何关系似的,没有友情这种复杂的关系的余地了。然而不回报,关系又可能动摇。不丹的礼节,如果立刻回送东西很失礼,不丹的朋友花了17年,送给日本朋友很贵重的回礼。而日本朋友期待的礼物没有收到,还很失望。这就是不能一体同心,大家对于如何是有礼,如何是失礼概念不同。
常常秘密也有被当做礼物用的一面,“你不要跟别人讲”“我只跟你说”,当你把从没告诉国人的秘密向某人坦白,听到的对方也深深理解并有同样的感觉,两个人的关系就会更密切,如果把秘密当做礼物用,真不应该。友情应该是从信赖关系产生的,我们不妨预先认清秘密分享之中也含有赠品性的一面,如果这样,就对朋友的背叛或者不守信用,不至于愤怒到发狂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