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在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中,有一位具有鲜明的特色:他既是国民党元老,又是中共广东党团组织的创始人。后来,武汉国民党中央因其领导起义而将他开除党籍,共产国际和中共临时中央因其力主发动起义也将他开除了党籍。他就是谭平山。
01
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人
谭平山(1886-1956),广东高明人,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转入国民党,并被选为广东省参议员。1917年,谭平山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并发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初,他在陈独秀的支持和帮助下,整顿改组了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担任支部书记。
1922年7月,谭平山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谭平山被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后又担任中央局委员、中央驻粤委员。中共广东区委成立后,被选为区委书记。
由于中共“三大”决定实行国共合作,谭平山在会后积极参加了国民党的改组工作。1923年10月,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在广州召开,谭平山被孙中山任命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该委员会书记兼组织员,具体负责改组工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谭平山代表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关于改组国民党问题的报告,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随后,在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委、监委联席会议上,谭平山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与廖仲恺、戴季陶共同主持国民党中央秘书处日常工作。
1925年1月,谭平山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1月,谭平山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大”,再次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长。同年5月,谭平山在蒋介石制造了旨在将共产党员排挤出国民党中央领导机关的“整理党务案”后,被迫离开国民党中央组织部。
1927年4月,谭平山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又与毛泽东等人一起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农民委员会委员。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中央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为了拉住所谓的国民党“左派”汪精卫,不断地妥协让步,甚至要求参加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请假”,以减少“政局之纠纷”。1927年6月底,谭平山不得不“因病请长假”离开农政部。但这并未能挽救危局,随着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宣告彻底破裂。
02
非前敌委员会成员的起义领导者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右派集团宣布“分共”,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临时中央决定,集中所能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发动武装起义。
中共临时中央曾一度希望争取张发奎(时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为此,临时中央于7月19日派李立三、邓中夏到江西九江实地考察形势。他们报告:“应该抛弃依张之政策,而决定一独立的军事行动……因此决定在军事上赶快集中南昌,运动二十军与我们一致,实行在南昌暴动,解决三、六、九军在南昌之武装。”
7月25日,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苏联军事顾问加仑以及张国焘、周恩来在武汉举行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要求中央从速决定南昌暴动的名义、政纲和策略,切实计划发动湘鄂赣和广东东江一带工农势力,并要求共产国际经由汕头迅速给予军火和物资接济。会议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临时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决定委派周恩来为具体领导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
在8月4日的一份中央给广东的文件中明确指示,前敌委员会的成员为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四人。也就是说,原定的前敌委员会中没有谭平山。但是,鉴于谭平山在国共双方的威信和影响,且这次起义是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义公开出现,所以,谭平山虽不是前敌委员会的成员,但一直参与了前敌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并负有重要的政治责任。
谭平山还是最早邀请贺龙参加起义的人。南昌起义总兵力2万多人。当时贺龙还不是中共党员,但他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就有8000余人,几乎占了起义军的半壁江山。谭平山早在武汉的时候就通过周逸群接触和了解了贺龙。
1927年7月23日,贺龙到达九江。蒋介石得知消息开始拉拢他,以300万块大洋和一个汉阳兵工厂以及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企图收买他。谭平山也立即对贺龙进行争取工作。谭平山在“未得中央决定”的情况下,对贺龙说了共产党的机密大事:“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并派恩来主持大局。”贺龙激动地说:“我完全听从共产党的指示。”
03
南昌起义后法定的最高领袖
共产国际与临时中央原本是同意发动起义的。但是7月26日下午,临时中央在汉口举行秘密会议。苏联顾问加伦汇报了与张发奎会面的情况,认为比发动南昌起义更为有利的办法,是动员参加起义的部队与张发奎率领的第四军同返广东,再造革命大本营。
于是,罗明纳兹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意见,强调南昌起义若无成功希望,就不要发动。会议决定张国焘立即到南昌传达共产国际指示。
7月30日,张国焘一到南昌,立即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谭平山参加会议。会上,张国焘传达了26日临时中央会议精神,强调要执行中央决定和共产国际指示,又说“目前形势,应极力拉拢张发奎,得到张之同意,否则不可动”。
张国焘要求谭平山将已草拟的起义宣言拿给他修改,否则不能公布。谭平山责问张国焘:“你究竟是赞成我们干,还是反对我们干?为什么非要由你来修改宣言?”
会上,张国焘还质疑贺龙的政治可信度和起义准备工作不充分的问题,极力强调要拉拢张发奎参加起义。谭平山肯定地说:“贺龙的政治态度由我负完全责任,此次计划参加暴动部队总共2万余人,单二十军就有8000多人。如果他不参加起义,这次暴动就不能成功!”
7月31日晨,前敌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由于谭平山和前委成员一致据理力争,迫使张国焘在这次会议上放弃了他原来的主张,“表示服从多数”。在是否起义暴动的紧要关头,谭平山和与会的前委其他同志一起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8月1日凌晨2点,南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当日上午,谭平山用中央执委名义召集中央执委及各省党左派分子开联席会议,承认特别委员会的处置,并组织革命委员会执行党务及政务,以谭平山为主席。
会上由叶挺报告起义经过,接着推选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周恩来、何香凝、贺龙、叶挺等25人为委员,并在25名委员中再推选出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张发奎、贺龙、郭沫若、恽代英7人为主席团。虽然7人皆为主席团主席,但由于宋庆龄、邓演达均不在南昌,名列第三的谭平山事实上在领导革命委员会主席团的工作,成为起义后领导机构的法定领袖。
04
被国共两党开除党籍
南昌起义后,由于敌强我弱、寡不敌众,起义队伍随即撤出南昌城,并在南下途中失败,谭平山也因此被迫流落港澳。
在此期间,武汉国民党中央于8月8日宣布开除领导南昌起义的谭平山、林伯渠、恽代英等人的国民党党籍,褫夺现职,缉拿讯办。对此,谭平山得知后,不过一笑了之。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11月9-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处分了一大批党内干部,谭平山直接被开除党籍。
后来,周恩来曾回忆说:“谭平山被开除党籍的原因,是张国焘反对南昌起义,谭平山对一位师长说,张国焘若反对起义就把他杀掉。后来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代表就决定把谭平山开除了。今天看来,这个处分是不完全妥当的。”
本版文章据《文史博览》、《深圳特区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