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未来电费要免费?中国“人造太阳”太逆天,2027年落地改写石油荒

0
分享至

中国“人造太阳”2027年就要实现关键落地了,这件事最近在科技圈炸开了锅。

可能有人还没get到它的分量,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搞不好会彻底改写人类的能源格局,甚至连咱们每天交的电费都可能迎来颠覆性变化。



“人造太阳”到底是啥?通俗讲清不神秘

很多人一听到“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就觉得高深莫测,本来想绕开原理直接看结果,但后来发现不搞懂基本逻辑,根本体会不到这项技术的牛气。

其实这东西的核心思路很简单,就是模仿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让轻原子核在人工控制下撞在一起融合,从而释放出巨大能量。

太阳内部一直在发生核聚变反应,咱们的“人造太阳”就是建一个装置,在地球上重现这个过程。



它的燃料是氘和氚,这俩都是氢的同位素,说直白点就是氢家族的“亲戚”。

氘这东西在海水里到处都是,提取成本还特别低,光这原料优势就秒杀了现在的煤炭、石油。

不过原理简单,实现起来可太难了。

两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天生互相排斥,就像两块同极的磁铁,硬要凑一起得用超大力量。



要克服这种排斥,就得让原子核以超高速度碰撞,这就需要1亿度的极端高温。

这个温度有多夸张?太阳核心温度才1500万度,1亿度相当于它的6倍还多。

这么高的温度,任何材料都扛不住。

无奈之下,科学家们想到了磁场约束的办法,用特殊的环形磁场把高温粒子困住,让它们在里面稳定运动。



实现这个功能的核心设备就是托卡马克装置,咱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2027年落地!中国迈出关键一步

今年1月,我国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1000秒以上的稳定运行,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如此看来,咱们有底气计划2027年在安徽建成全球首个可发电的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这一步看似只是实验阶段,实则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跨越。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个实验装置吗?这里面的技术难度超乎想象。

它需要同时满足稳定的1亿度高温、长时间的磁场约束、能承受粒子冲击的耐材,还要保证能量输出大于输入,每一个条件都是对人类科技水平的极限挑战。

咱们国家早就规划好了清晰的路线图,2027年实验装置落地后,2030年启动中国聚变工程示范堆,目标实现1000兆瓦级稳态运行,到2050年左右就有望完成商业化应用。



搞不清的人可能觉得2050年还很遥远,但想想一升海水通过可控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就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地球上海水储量又那么大,这份期待就很值得。

在全球这场科技竞赛中,中国已经占据了领先位置。

2025年“中国环流三号”实现了电子温度1.6亿度、离子温度1.17亿度的“双亿度”运行,技术参数领先全球。

相比之下,美国的激光聚变路线还面临能量净增益不足的瓶颈,很显然,咱们在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了。



这项技术一旦成熟,带来的变化可就太大了。

石油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会被彻底取代,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也会随之重塑。

工业成本会显著下降,像海水淡化、垂直农业这些耗能产业都能大规模普及。

更重要的是,核聚变没有碳排放和长期核废料,能彻底解决化石能源带来的污染问题。

本来以为能源问题会一直困扰人类,但后来发现可控核聚变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方向。



它不仅能让人类彻底告别能源焦虑,不再为争夺资源内卷,还能让大家有更多精力去探索科学、追求精神价值。

诚如先前文章所述,自刀耕火种至蒸汽时代,每一回能源变革皆促使人类文明实现跨越式进步。而可控核聚变所引发的,必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能源革命。



2027年,实验装置成功落地,这仅仅是个开端。在科技的浪潮中,一个蕴藏着无限能源的崭新时代,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徐徐走来。

或许未来某天,电费真的能大幅降低甚至实现免费,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有了“人造太阳”这项技术,一切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硅胶假身材、抱不起女主、连弓都拉不开!这些男演员到底有多虚?

硅胶假身材、抱不起女主、连弓都拉不开!这些男演员到底有多虚?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03 09:54:01
善恶终有报!52岁重病缠身的朱迅,早已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善恶终有报!52岁重病缠身的朱迅,早已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素衣读史
2025-11-03 17:28:16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娱乐故事
2025-11-01 21:36:09
银行美元定存利率普遍降至3%左右

银行美元定存利率普遍降至3%左右

财联社
2025-11-04 07:24:05
2025斯诺克国际锦标赛赛程!11月4日CCTV5、CCTV5+关键节目表单

2025斯诺克国际锦标赛赛程!11月4日CCTV5、CCTV5+关键节目表单

皮皮观天下
2025-11-04 08:36:50
曼联签加拉格尔举棋未定,其难替代卡塞米罗!阿莫林明确买人标准

曼联签加拉格尔举棋未定,其难替代卡塞米罗!阿莫林明确买人标准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04 07:05:59
美军南海坠毁原因已明确,解放军已做好应对,静待特朗普表态

美军南海坠毁原因已明确,解放军已做好应对,静待特朗普表态

文雅笔墨
2025-11-03 08:37:54
墙倒众人推,王家卫再被曝录音仅24小时,郭凯敏一语撕下他的体面

墙倒众人推,王家卫再被曝录音仅24小时,郭凯敏一语撕下他的体面

卿羽飞本尊
2025-11-02 15:26:45
1967年成都军区司令员梁兴初,视察遇地痞挑衅:你们开不出这条街

1967年成都军区司令员梁兴初,视察遇地痞挑衅:你们开不出这条街

大运河时空
2025-10-28 11:19:37
前F1世界冠军狠批:长期居于积分榜首让皮亚斯特里变得自满

前F1世界冠军狠批:长期居于积分榜首让皮亚斯特里变得自满

体育妞世界
2025-11-04 11:48:11
一种新型 “软啃老”正在扩散:40岁子女不伸手要钱不蹭住,却用这2种方式拖垮父母

一种新型 “软啃老”正在扩散:40岁子女不伸手要钱不蹭住,却用这2种方式拖垮父母

有故事的人
2025-11-04 06:17:05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01 15:34:09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狂轰74+22+15!三巨头齐发威,火箭豪取四连胜!华盛顿空砍29+12

狂轰74+22+15!三巨头齐发威,火箭豪取四连胜!华盛顿空砍29+12

鬼魅突破上篮
2025-11-04 11:54:29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巴西大名单:维尼修斯领衔,法比尼奥、罗克回归,内马尔无缘

巴西大名单:维尼修斯领衔,法比尼奥、罗克回归,内马尔无缘

懂球帝
2025-11-04 02:30:51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健身迷
2025-10-16 10:10:40
郑丽文第4波人事任命来了,两岸就统一表态,连胜文发表离职感言

郑丽文第4波人事任命来了,两岸就统一表态,连胜文发表离职感言

时尚的弄潮
2025-11-03 15:07:17
孤胆英雄!国王战掘金,威少15分也带不动,约基奇18+6没出汗

孤胆英雄!国王战掘金,威少15分也带不动,约基奇18+6没出汗

陌识
2025-11-04 11:18:35
性能机皇!华为新机公布:11月6日,即将开售登场!

性能机皇!华为新机公布:11月6日,即将开售登场!

Q科技基地
2025-11-04 11:48:10
2025-11-04 12:31:00
元爸体育
元爸体育
日常美食分享,懒人必备
239文章数 123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OpenAI“杀”疯了!又一笔380亿大单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 德国外长又主动给中方打来了电话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 德国外长又主动给中方打来了电话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房产
手机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赵孟頫66岁行书,精到劲健!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手机要闻

水冷散热科技狠活 红魔11 Pro+通吃移动游戏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