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政府领导层 “大换血” ,芝加哥及周边地区的边境突袭行动中,催泪瓦斯与数千非法移民的正面交锋,成为这场政策调整的 “高光” 注脚。
人事洗牌、军事化执法、高调抓捕,一系列操作直指 “加码移民管控” 的核心目标。
但这场声势浩大的执法行动,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移民政策的 “破冰之举”。
也将是政治诉求与执行能力脱节的又一次上演!
![]()
ICE领导层大换血并非简单的人事调整,而是一场针对性的 “效能革命”。
据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官网最新人事公告,此次调整涉及ICE总部及6个区域办事处的核心管理层,包括任命边境巡逻资深官员格雷格・博维诺主导境内执法行动,同时向12个 “执法效率不足” 的 ICE 办事处派驻超 500 名边境巡逻和海关官员。
DHS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这次行动是在 “整合执法资源,提升逮捕与遣返的协同效率”。
但令人疑惑的是,当前美国非法越境人数已降至近10年最低点,为何政府要在此时突然加码境内执法力度?
很大原因还是因中期选举,特朗普在竞选时曾承诺 “彻底解决非法移民问题”,而ICE 的执法数据直接关系到其核心选民基础的满意度。
白宫副幕僚长斯蒂芬・米勒此前公开表示,“每日 3000 人逮捕目标” 是兑现承诺的关键指标。
芝加哥的突袭行动正是这一诉求的集中体现。
据当地法院公开文件显示,博维诺主导的行动在3天内逮捕非法移民1200余人,其中首次使用催泪瓦斯驱散聚集人群,此举虽引发人权组织抗议,但获得了共和党保守派的强烈支持。
![]()
执法高调背后,是ICE难以回避的执行瓶颈。美国司法部移民审查执行办公室(EOIR)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移民法庭积压案件超130万件,平均审理周期长达18 个月。
而 CE拘留床位仅约6 个,较 “每日 3000 人逮捕” 所需的10 万床位存在明显缺口。
更关键的是遣返航班资源受限,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数据显示,ICE 每月可用遣返航班不足 200 架次,仅能满足约 3 万人的遣返需求。
一名不愿具名的 ICE 区域主管向《华盛顿邮报》透露:“边境巡逻队只管抓人,我们却要面对‘抓得越多、积压越多’的困境,很多移民在拘留所待了半年仍未收到遣返令。”
![]()
既然资源短板如此突出,共和党此前通过的巨额拨款为何未能见效?
2025年7月签署的共和党拨款法案为DHS提供了52亿美元专项资金,其中30亿用于ICE人员扩充和拘留设施建设,22亿用于遣返流程优化。
但DHS最新资金使用报告显示,截至10月,仅有12亿美元实际投入使用,新建拘留设施的审批流程因环保抗议受阻,6个计划中的拘留中心仅1个开工,而IC招聘也遭遇困境,尽管薪资提升20%,但执法岗位应聘人数较去年下降15%,部分区域办事处岗位空缺率达23%。
![]()
雪上加霜的是ICE内部还存在路线分歧,前ICE高官约翰・弗莱什克在接受CNN 采访时指出,边境事务专员汤姆・霍曼等 “专业派” 主张聚焦有犯罪记录或已获最终遣返令的移民,而DHS部长克里斯蒂・诺姆与政治顾问科里・莱万多夫斯基主导的 “激进派” 则坚持 “全面抓捕”,这种分歧直接导致部分执法行动混乱。
在多重困境下,DHS宣称的 “本财年遣返 60 万人” 目标能否实现呈现一大问题。
从当前进度来看,目标达成难度极大。DH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本财年前8个月 ICE 累计遣返35.2万人,若要完成 60 万目标,后4个月需每月遣返 6.2 万人,是当前月均遣返量的 1.8 倍。
![]()
移民政策研究所(MPI)资深研究员詹妮弗・王分析指出,“除非大幅简化遣返流程、突破法律程序限制,否则 60 万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州已开始抵制联邦政府的强硬政策,伊利诺伊州州长普利兹克公开表示,该州不会配合 ICE 的 “无差别抓捕”,将为非法移民提供法律援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