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比较“长命”朝代了,存在了八百多年。从这以后,不管是初建皇帝制度的秦朝,还是经济文化繁荣的唐朝,又或者是最后的王朝——清朝,存在的时间都是在几年到400多年左右。我们心中不禁疑问:为何周朝能够存在八百多年之久,后面的王朝在各方面建设上相对都有优势,却还“短命”呢?
在周朝的时候,推行分封制度。分封制度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分封诸侯,以藩屏周。意思就是周天子按照一定的原则(血缘和功绩),把周天子所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一方,而且拥有军事经济等大权,只要承担保护周天子,缴贡纳税和述职等就可以了。这对于诸侯国来说,未来发展的前途很大,大家都愿意为此付出该有的努力。对于周天子来说,这样的措施可以维持长期的稳定。因此,周朝存在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再看看后来的王朝,在不同的时间段会发生不同的事情,这些事情又可能是他们覆灭的直接原因。
首先,制度体系发展,臣子维护的利益不同。周朝以后的王朝,承袭的都是秦始皇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也就是天下只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其他人只不过都是臣子,见面都要给皇帝下跪,高呼万岁。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这让很多人在接受统治的过程中,心生他想,造反自己做皇帝,从而增加了王朝更迭的速度。中央集权制度让封建王朝稳定,朝固定轨道走下去,但也增加了王朝覆灭和更替的风险。就比如宋太祖的陈桥兵变,就是如此。
其次,社会复杂程度增加。周朝的时候,相对简单,诸侯朝贡周天子,保护周天子,其他方面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大家之间也是平等的,而且绝大多数是血缘关系分封的,都是亲戚,统治环境相对简单。但秦始皇以后,推行郡县制,关系划分为了中央和地方。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激化,形成了冲突。久而久之,国家就会被拖垮,甚至因此遭受外来侵扰,加速走向破灭。
再次,民众反抗情绪上升。周朝的民众比较简单,在秦朝之前,都很少有大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这对于长期统治来说是一个好的现象。不过秦朝以后,农民大规模起义就比较多了,首先就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从此以后,每个朝代中后期都可能面临农民起义的威胁,因为伴随着帝王的不作为,官员的贪腐,自己制度框架的扭曲,大家都想通过起义来建立新的秩序,寻求新的生活。
最后,帝王懦弱无能。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新王朝开始的几代帝王,都会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爱护农民,但是到了后面一些皇帝的时候,他们贪图享乐,勾心斗角,总把天下人当傻子。更可恶的是他们横征暴敛,满足自己奢侈的消费,这久让底层民众长期处于压迫和剥削之中,受不了以后,就群起而攻之,推翻旧的王朝。不过这些“王朝”因为带有严重的局限性,还没有成规模就被打压下去了,比如太平天国政权。
从以上几个角度出发去理解,差不多就可以理解周朝八百载的“长命”密码了,也可以知晓后来的王朝短暂而动荡的原因。不过这些只是从表面去看的,每个王朝的覆灭,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的历史原因,要想知道更多,我们还需要多去专研史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