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一张纸,经过剪贴、雕塑、折叠,时而化身诠释现代艺术的抽象立体画,时而变成承载传统文化的九色鹿……今天,2025“上善若水”上海国际纸艺术双年展在奉贤区博物馆开幕,来自全球各国的近百位艺术家,以118件各具特色的纸艺作品,带上海观众看见薄薄纸张上蕴含的无限艺术可能。
本次展览分为五大展区:大型装置传温度、国际精品显多元、生成纸艺融科技、沉浸展区造意境、非遗展区承传统。展厅里,观众可以在大型纸艺装置中看到光影与纸构建的融合艺术;可以在天马行空的纸艺术画作中了解外国艺术家对于自然的不同理解;可以在撕纸、剪纸中领略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碰撞;还可以走进展品的一角,沉浸式感受纸艺的纤毫毕现、如梦似幻。
![]()
沉浸式大型纸艺作品《我听见了,我曾听见,我正在聆听》
作品《完整的循环》成为展厅中最吸睛的打卡点之一。这是智利艺术家克劳迪奥·阿库尼亚用方形纸块通过折纸技艺制作而成的。整个作品包含一百条鱼、两道人影与双塔,构筑出一幅超现实的“水循环”与“生命轮回”的图景。作品还十分巧合地与奉贤博物馆所在的“上海之鱼”有了相似的意象链接,让艺术跨越千里,在奉贤相遇。
![]()
《完整的循环》
来自挪威尼堡的艺术家埃莉・普雷斯特加德则围绕“水与地球的关联”展开创作。她的作品《波浪与漩涡》(三联作)选用植物纤维与水作为核心创作材料,呼应作品的生态主题。不同颜色的纤维在纸上形成宛如大气风暴和海洋旋涡的造型,揭示水的自然循环与生态意义——水的无尽循环不仅滋养生命、塑造气候,每一滴水都与地球的命运紧密相连。
国外艺术家献上佳作,国内纸艺大师也在纸上讲述着中国故事。新疆工艺美术大师张国靖带来中国传统风格的纸塑作品《马马呼呼》。他采用新疆国家级非遗手工制品桑皮纸为原料,运用非遗纸塑技艺塑造欢快爽朗的龙马姿态,呈现天山脚下独特的朴实粗犷之美。
![]()
《马马呼呼》
中国首批传统手工纸艺匠人刘英则以传统手工技法与创新的结构设计,将自然万象、文化符号转化为极具当代感的纸艺装置。作品《九色鹿》以敦煌文化中的九色鹿为创作灵感,九色鹿的毛发由手工一片一片粘贴而成。对刘英来说,“整个创作过程就是静心养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
![]()
《九色鹿》
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28日。展览期间,艺术交流、纸艺工坊、展览导赏、创意手作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将在奉贤博物馆与言子书院内举行,更有覆盖全区多家商户的展览“票根联动”优惠上线,吸引市民游客深入探索纸上的多元艺术魅力。
原标题:《一张纸能玩出什么花样?上海国际纸艺术双年展上,近百位艺术家给出解答》
栏目编辑:华心怡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吴旭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