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7号,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他公开向朝鲜喊话,直接把“讨论制裁”这个筹码摆上了谈判桌。要知道,“制裁”可是美国对朝政策里最核心、最敏感的部分,以往美方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以“朝鲜先让步”为前提,如今特朗普主动抛出这一话题,早已不是普通的外交试探,而是他为了和金正恩见面,亲自拿出的一份“诚意”。
![]()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紧接着还补了一句:“只要能和金正恩见面,我可以延长这次亚洲之行的行程。” 要知道,美国总统的出访行程向来经过精密规划,牵扯多方协调,特朗普愿意为一次尚未确定的会晤调整整个出访计划,这个姿态,在美国和朝鲜数十年的外交史上,都称得上非常罕见。
而且,这份“诚意”不止于此。大家还记得吗?就在两天前,他还对一个更敏感的问题松了口。那就是承认朝鲜拥核。他当时说:"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是拥核国家。"这句话分量极重,因为"拥核地位"一直是美国历任政府都不敢触碰的红线。可以说,为了促成这次会面,特朗普确实是豁出去了,拿出了不少对朝而言的“硬通货”。
![]()
不不过,我们得冷静看看,这份"难以拒绝的条件"是不是真的毫无保留。如果你仔细品读他的表态,会发现处处都是"弹性空间"。他说"某种程度承认拥核",但回避了"正式外交承认";他说"讨论制裁",但没提任何具体的放宽范围和时间表。这种模糊策略,既让朝鲜看到好处,又给自己留足了后路,非常符合他"交易式外交"的一贯风格。
或许正是看出了这份“诚意”里的“小心思”,朝鲜方面对此的反应异常冷静,甚至可以说有点“冷淡”。他们没有像以往那样通过官方媒体回应,而是用一系列行动,明确传递出“我们不着急”的信号。
![]()
首先,是高层访俄"抢镜"。在特朗普动身之前,朝鲜外务相崔善姬率团访问俄罗斯,和俄外长拉夫罗夫敲定了合作方案,时间点正好覆盖了美朝可能会谈的窗口。这就像在告诉美国:我们不是只有你一个选择。
其次,是导弹试射亮肌肉。APEC会议前,朝鲜试射了两枚高超音速导弹。这被广泛解读为一种实力的展示,表明他们有能力在谈判中保持强硬。
![]()
最关键的是,朝鲜如今对美国制裁的依赖度已经大不如前。通过在国际局势中与俄罗斯靠近,朝鲜获得了稳定的粮食和能源替代渠道。所以,特朗普眼中"难以拒绝"的条件,在金正恩看来,可能只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当然,尽管朝鲜反应冷淡,但特朗普这番“豁出去”的操作,也并非全无效果。有几个细节让我觉得,美朝会晤依然存在可能:
第一,私人关系是独特变量。特朗普多次强调他和金正恩"关系很好",这种领导人之间的私人情谊,是其他美国政客不具备的。
![]()
第二,时间上留了余地。特朗普主动提出延长行程,意味着双方不必挤在APEC的紧张日程里,有了更灵活的沟通窗口。
但即便有这些积极信号,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朝鲜想要的,是“正式拥核承认+无条件放宽制裁”。而特朗普能给的,只是“某种程度承认+有条件谈制裁”。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我认为,只有特朗普愿意再退一步,把‘模糊承诺’变成‘实际行动’,‘难以拒绝’才彻底能打动金正恩。”
![]()
所以,美朝会晤这回能不能能成?答案取决于特朗普。如果他只是想靠这些“弹性条件”先把金正恩请上桌,后续再慢慢压缩朝鲜的诉求,那大概率会遭到拒绝;但如果他愿意在“正式承认拥核”或“明确制裁放宽范围”上再让一步,双方才有坐下来谈的可能。这场特朗普主动发起的外交攻势,最终是得偿所愿,还是无功而返,接下来的几天,朝鲜官方的回应,将是最关键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