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职业餐饮网 三水
东北餐饮,再燃起一颗“新星”!
这几年,从杨国福、张亮麻辣烫到喜家德、米村拌饭,一批批东北“大军”南下,早已在国内餐饮市场刷足了存在感。
而这一回,市场的聚光灯,转向了那口热气腾腾的“铁锅”。
最近,职餐记者观察发现,在上海、杭州、成都、深圳等多个城市,一些打着“铁锅炖”招牌的店铺接连冒头,像黎明屯铁锅炖、玺炖中国铁锅炖、姚稷大铁锅、灶座小锅烀饼等连锁品牌均已开出数十家门店,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扩张势头。
它们以“轻量化”模式为主打,靠着新颖的用餐形式,在全国多地快速圈粉。
那么,这批新崛起的铁锅炖店究竟在模式上有何突出特点?它们是否有潜力成为下一个“东北麻辣烫”?
![]()
东北铁锅炖“南下”,收获多地食客
2100公里,是东北铁锅炖起源地吉林到魔都上海的距离,这两个原本饮食文化相差甚远的城市,如今正因为一锅铁锅炖相互靠拢。
今年9月,上海某区域一家铁锅炖开业,短短30天有超1000人打卡,迅速“干掉”一批强劲对手,拿下所在区域美食好评榜第一、热门榜前十;姚稷大铁锅在上海从最初的3口锅,逐渐发展成20多家门店;玺炖·中国铁锅炖也以上海为大本营,从这里开出30多家门店……
不止上海,在成都、郑州、广州、重庆等其他多个城市,“铁锅炖”店也在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增长。以黑龙江哈尔滨起家的山河屯铁锅炖为例,如今门店已超260家,其足迹遍布北京、山东、陕西、重庆等多个省份;黎明屯门店数量也超70家。
那么,具体来看,这批新崛起的铁锅炖店有何特点?它们与老式铁锅炖又存在哪些差异?
1、装修上:进商场,去“土味”,紧跟山野风等时尚潮流
“只有被看见才有生意。”
与过去很多铁锅炖店不重视门店设计,多采用红绿大花布、红砖墙式的乡土风不同,现在许多铁锅炖店不仅开在商场,装修也更高级——宁波有铁锅炖店把门店打造成“山野风”,整体清新自然;北京一家铁锅炖店,把门店打造成“电影秀场”,充满“赛博朋克”感。
连锁品牌的设计升级更具章法:黎明屯从门头到店内装饰,彻底摒弃传统红绿配色,以浅木色为基地,搭配清新绿植作点缀,整体更雅致;山河屯则统一采用蓝色为主调,搭配红灯笼进行设计,因高颜值设计吸引不少顾客探店打卡。
![]()
另外,过去的铁锅炖店更强调烹饪方式—“柴火灶”,基本不突出食材,仅用“笨鸡笨鹅”等来进行说明。但在现在,“食材溯源” 与“新鲜现炖”成了不少门店的 “视觉亮点”,很多门店不仅会在门口或明档区强调“现炖”以及标注“每一只鹅都来自哈尔滨”“黑龙江食材”等,像锅飘飘等还直接将鹿茸菇、干豆角和油豆角等东北食材放在店门口展示,以此来强化 “正宗” 认知。
![]()
2、产品上:口味“在地化”,份量减小化
除了设计,曾经以 “量大、实惠、适合多人聚餐” 为标签的东北铁锅炖,如今在产品层面也完成了“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相较于东北本土的正宗风味,现在的新式铁锅炖在南下后大多会进行创新,比如姚稷大铁锅直接将产品咸度降低10%,微微增加甜度,以适应当地的口味。
产品组合上,虽然和传统铁锅炖一样主打“铁锅炖+东北菜”的模式,但整体产品结构更丰富、更灵活,像山河屯增设了凉菜摆摊,太原锅屯屯店也有自助吧台,顾客可自行DIY东北饭包等,丰富了顾客的选择。
![]()
但最直观的改变,还是份量上的“轻量化”。由于以前的传统铁锅炖主打多人用餐场景,因此份量也更大,但眼下的新式铁锅炖则明显将其“小锅化”,除了像姚稷大铁锅专门研发了“半只鹅小份锅”,刚好能够满足两人用餐外,在沈阳还出现了一些以一人食小锅为卖点的商家。
价格上,这些铁锅炖店与之前对比不大,人均五六十,性价比十足。
通过这一轻量化的调整,无形中降低消费门槛,也把铁锅炖从过去的“低频聚餐菜” 变成了相对高频的日常餐。
3、体验上:减少等待焦虑,更主动体验感
众所周知,铁锅炖耗时长,一等就是四五十分钟。
过去,大家基本没什么互动娱乐,只能吃小吃聊天干等。
但在现在,很多铁锅炖餐厅都在力所能及优化体验。
比如餐前,黎明屯部分门店会在桌上放置15分钟沙漏倒计时器;山西的锅屯屯店内专门放置了一个“大锅夹夹乐挑战”,顾客在限时1分钟内夹到一定数量的布偶,则送相应的菜品,以此来缓解顾客的等待焦虑。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门店还精心准备了儿童玩具区,让带孩子的家长在等位时也不无聊。
而在餐中,一些门店也在增强顾客的互动体验感。海底捞旗下的“苗师兄铁锅炖·新派东北菜”,顾客在店内能够一边吃铁锅炖,一边看扭秧歌表演;沈阳一家铁锅炖店在烀饼时能让顾客根据自己的MBTI制作对应形状的产品。
餐后,一些铁锅炖店也会通过送礼物强化顾客体验,引导复购。
![]()
铁锅炖会是下一个东北麻辣烫吗?
“所有的餐饮品类都值得重做一遍。”
从冒烤鸭到秤盘麻辣烫、生烫牛肉米线,越来越多传统品类在最近几年因创新在全国各地重新走红。
但在内卷的餐饮市场,它们也因“形大于实”,在爆火一时后迅速归于平静。
那么,当下的铁锅炖会成为昙花一现的网红,还是崛起成为下一个东北麻辣烫?
1、东北餐饮全国遍地开花,铁锅炖可“乘风而起”
近年来,一批地方菜开始走向全国:
贵州酸汤火锅在各地开花;云南山野风味在餐饮业形成流行趋势;江西菜也凭借香辣征服多地食客。
在这股“地方菜系全国化”热潮中,东北餐饮也开启了强势突围之路:西塔老太太,熊喵来了、米村拌饭等品牌在外地大受欢迎;在山东济南,从火锅、饺子到拌饭,多个品类被东北餐饮品牌承包……
铁锅炖作为东北菜的细分品类,自然也不例外。
作为大众熟知的品类,正如当年麻辣烫无需过多教育成本就能迅速铺开一样,铁锅炖在顾客认知上先天就具备的大众基础,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等美食几乎妇孺皆知,让其在南下全国化的过程中,不需要教育市场,能快速吸客。
于是,在铁锅炖领域,仅几年时间就涌现出黎明屯、玺炖、山河屯、灶座等门店数量数十家的品牌,有的甚至高达上百家。
2、桌上现炖+食材丰富,人均仅50元,直击顾客“心坎”
有资深餐饮人曾说过,要做“铺天盖地”的大生意,性价比是最好的手段。
所以,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在这基础上成就了千店规模。
这点,铁锅炖似乎同样适用。相较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火锅、烤肉人均上百的价格,铁锅炖基本只需五六十元就能搞定,而在三四线城市则价格更低,性价比极高。
另外,和麻辣烫一样,铁锅炖有排骨、大鹅、活鱼、鸡肉等蛋白质丰富的肉类,也有豆角、土豆、蘑菇等素菜,同时还有宽粉、烀饼等主食,食材十分丰富,且产品组合度高,用人均50元左右的价格,就能实现“足量肉+主食+配菜”的搭配,十分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在反预制成为主流消费趋势的当下,铁锅炖现炖现贴饼的经营模式,以及咕噜冒泡的烟火气,也打动了不少追求“新鲜价值感”的消费者。
3、供应链“卡脖子”,铁锅炖全国连锁化还有两大痛点需解决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尽管铁锅炖搭上了东北餐饮扩张的快车,但要像麻辣烫一样跑出头部品牌,实现全国连锁化,仍需解决供应链与季节性的痛点。
正如英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学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所说,21世纪的竞争已成为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餐饮界同样如此。
目前,铁锅炖行业虽然已有姚稷大铁锅在安徽马鞍山建立养鹅场、山河屯铁锅炖与嫩江“北鹅”签订战略协议,以此来确保供应链稳定,但绝大多数中小门店仍面临食材产地不一、口味标准混乱的问题,整个行业依旧属于“群雄乱斗”的无序发展阶段。
另外,“现炖”本质上仍然是铁锅炖的核心体验卖点,如何在现炖基础上实现规模扩张,依旧是个待解的问题。当然,不少品牌也正往一人食、小锅化等轻量化方向发展,也许未来会有新突破。
而且,夏季炎热不适合铁锅炖,会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也是一大痛点,虽然有品牌通过研发下排风系统破解淡季难题,却始终未形成行业共识。
这种供应链与季节性带来的压力,导致铁锅炖在走向全国连锁化之路道阻且长。
职业餐饮网总结:
东北麻辣烫通过口味改良与供应链革命,完成了国民化快餐的蜕变。
如今,铁锅炖正循此路径,以“轻量化”模式打破传统,从产品结构到用餐体验上升级,用高性价比开拓市场。
然而,它面临的供应链与效率挑战,也是其迈向规模性“长红”必须攻克的课题。
唯有如此,它才可能展现出全国化品类的潜力,转为如同东北麻辣烫一样的高频、日常的餐饮品类。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