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赢的2251篇原创文章,持续日更,做一个特懂营销的创业者。
一、办公室里最肥沃的土壤,是长不出新模式的
老板们爱把“战略”二字挂在玻璃墙上,可玻璃墙外头,消费者正用脚投票。
新模式不是PPT里那几行漂亮字,是夜里大排档的油烟、直播间里一句“别走”、是仓库门口快递员那声“姐,今天退了三单”。
想把钱真正转进自己卡上,先得把屁股从真皮椅上挪开,去让耳朵、眼睛、鼻子同时开工——市场调查不是表格,是闻得见臭豆腐摊、听得见砍价声、看得见小姑娘为一杯奶茶排半小时队。
需求不是“分析”出来的,是你蹲在那儿,看她们为什么愿意多付两块加脆啵啵。
二、案例:一只“丑”帆布袋,怎样30天滚出100万现金流
- 街头蹭流量:我让实习生扛摄像机,蹲三条最潮的步行街,专拍“她们把奶茶往哪儿塞”。两天就发现——十个小姑娘九个把杯子塞帆布袋,可袋子图案清一色“网红脸”。我当场拍板:做“丑东西”系列,印上歪嘴猪、翻眼猫,越潦草越好。
- 直播“翻车”造需求:首场直播,我故意把袋子往地上踩两脚,再倒半杯可乐,镜头怼近拍“毫发无损”。弹幕瞬间刷屏“链接!”——需求不是讲出来的,是演出来的。
- 阶梯式测试:第一天只放200单,99块;第二天收到50条差评“太贵”,我立刻加19块成本送一只同款小号,价格涨到129,转化率反升18%。七天后,把“丑东西”做成盲盒,价格抬到199,依旧秒空。30天,我们卖空三批货,现金流滚出100万,办公室那台碎纸机才第一次知道我名字。
三、总结:把钱转给你的人,永远在一线,不在线稿里
- 走出去——模式是“踩”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每天两小时,去最吵、最挤、最便宜的地方,让耳朵先富起来。
- 演出去——需求是“演”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给消费者一个场景,让他们在评论区里替你尖叫、替你吐槽,那就是最好的产品说明书。
- 滚出去——盈利是“滚”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小步快跑,边卖边改,用订单当投票器,用差评当方向盘,现金流一旦转起来,模式自己就长出了腿,半夜都会往你账户里蹦跶。
别再把商业模式当壁画挂在电梯口了,让它去夜市、去直播间、去快递站滚一身泥,才知道哪块硬币会主动跳进你口袋。
今晚就关电脑,去楼下买杯十五块的柠檬茶,顺便看看姑娘们把杯子往哪儿塞——下一单百万,也许就藏在那只“丑”袋子里。
我是赢销参谋大赢,每天只研究一件事,那就是卖卖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