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刚投降那时,谁不觉得蒋委员长稳了?美国援助哗哗地来,400万大军清一色美械装备,飞机坦克轮着上,全国四分之三的地盘都在他手里。反观延安,127万人的队伍,不少人裤子打着补丁,枪膛里能掏出锈来,地图上能圈出来的地盘,还没东北一个省大。
![]()
可就是这支被叫作“土八路”的队伍,三年后硬生生把“天胡开局”的蒋介石打到连总统府都守不住,最后只能坐“美龄号”灰溜溜飞去台湾。
这事要是放在今天,就像你拿着满级神装进排位,对面是个刚注册的新号,连装备都没凑齐,结果你被人家一套连招秒了,还掉到青铜,你说憋屈不憋屈?但比憋屈更值得琢磨的是:他到底哪儿出了岔子?
其实答案就藏在三场关键战役里,蒋介石不是没机会,而是三次机会,可他三次自己亲手把胜券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第一回:四平街,他踩了刹车,却把东北送了人
1946年春天,东北战火打响。杜聿明带着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一路北推,拿下四平后,林彪的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建制都快散架了。前线电报飞到南京:“敌军溃不成军,建议乘胜追击,直取长春、哈尔滨!”
换谁坐镇,这时候不得吼一句“全军压上”?可蒋介石偏偏犯了“战略洁癖”,老蒋当时怎么做的呢?他盯着地图,眉头拧成疙瘩,心里嘀咕:“会不会是共军的调虎离山?后方空虚怎么办?”越想越怕,最后干脆一纸命令:“停止追击,就地固守。”
然而就是这一停,简直像给林彪开了个“无限复活+满血回城”的外挂。
![]()
接下来四个多月,林彪在北满闷头“发育”:整编部队、发动群众、分田分地、建兵工厂。当时不少老百姓一看:“嘿,这帮人真给咱分地!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立马扛起锄头变民兵,送粮送情报,积极性比过年还高。等到年底,“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连战连捷,国民军队节节败退。
而在东北,这个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工业基地,从此之后成了中共的“大粮仓+兵工厂”,这你敢信?后来辽沈战役能赢,根子就扎在这段“喘息期”。
如果要是当时蒋介石当时狠下心,把80万精锐全压进北满,历史或许真会拐个弯。可惜,他选了“求稳”,结果呢?稳稳地把整个东北拱手让人,说起来也真是尴尬。
![]()
第二回:孟良崮,王牌被围,友军在“看戏”
1947年,蒋介石把宝押在山东,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派出他的“王牌中的王牌” 整编74师。当时拥有清一色美式装备,师长张灵甫更是黄埔高材生,蒋介石钦点的“御林军”,战力十足。
老蒋当时的算盘打得响:他想让74师孤军深入沂蒙山区,当诱饵,从而把华野主力钓出来,再四面合围,一锅端,不得不说,老蒋的算盘打得确实不错。
想法很美,现实却狠狠扇了他一耳光。
粟裕是谁?那是连林彪都佩服的“战场鬼才”,打仗的本事,那可是公认的强。他一眼看穿这招“钓鱼术”,反手调集五个纵队,把74师死死围在孟良崮那片光秃秃的石头山上。张灵甫一看大事不妙,急电求援:“兄弟们快上!再不来我就没了!”
![]()
最近的整25师、整83师,离他不过几十里,半天就能赶到。可结果呢?
整83师师长李天霞,只派了一个团“意思意思”,连山脚都没摸到;整25师黄百韬倒是动了,但磨磨蹭蹭三天才挪到战场,黄花菜都凉透了。
结果,三天三夜血战,74师3万多人全军覆没,张灵甫饮弹自尽,老蒋都没有想到。
蒋介石在南京听到消息,当场拍桌痛哭。他哭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他最锋利的“尖刀”断了,山东战场主动权彻底易手,这可让老蒋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援军为啥不动?为什么?不是山路难走,也不是电台失灵,而是国民党内部早就烂透了,中央军、杂牌军、地方派,谁也不服谁。你死你的,我保我的,典型的“塑料兄弟情”,关键时刻比陌生人还冷。
![]()
第三回:淮海战役,55万人排成“长蛇阵”,等着被切
1948年,老蒋集团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当时国民党高层多数建议:退守淮河,依托天险,拖时间、等转机,再时候结合实际情况再作调整。
然而老蒋呢?他可没有认怂,老蒋偏要“硬刚到底”。他力排众议,下令:“死守徐州!”还把黄百韬、黄维、杜聿明三大兵团,沿着铁路一字排开,美其名曰“机动防御”。
这哪是防御?分明是把55万大军排成一条“长蛇”,头尾不能相顾,中间一掐就断。
解放军一看,乐了:这不是送上门的饺子馅吗?
![]()
于是上演了教科书级的“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碾庄圩,黄百韬兵团三天被啃干净,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双堆集,黄维兵团被包了饺子,活捉,这个下场,同样让很多人没有料到。
陈官庄,杜聿明走投无路,直接被俘,说起来也真的是尴尬。
就这样,老蒋集团,65天,55.5万人没了,你敢信吗?国民党五大主力,两支在这场战役中彻底报销。长江以北,再无蒋军主力,你说说,这让老蒋还怎么玩得下去?
很多人以为这是战术失误,其实根子在人心,此话又怎么说呢?
![]()
抗战刚结束时,老百姓还盼着“光复”带来新生活。可“接收大员”一进城,立马原形毕露:抢房占车、倒卖物资、强征强占,比日本人还狠。后来滥发金圆券,物价一天翻几倍,大学教授一个月工资买不起一袋面粉,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
而解放区呢?土地分到农民手里,夜校办到村头,干部和百姓同吃一锅饭。淮海战役之时,有543万民工推着独轮车、赶着毛驴,自发给解放军送粮送弹,你看看这种民心支持。他们图啥?就图一句:“这是保卫咱自家刚分到的地!”
再说指挥,蒋介石喜欢“云作战”,坐在南京对着地图,连一个连该往哪走都要亲自下令,还经常跳过战区司令直接call师长。命令传到前线,战机早没了,你说说,这还怎么打得下去?
![]()
再来看看中共这边,前线将领有充分自主权。粟裕在孟良崮能临场变阵,刘伯承在双堆集敢大胆穿插,灵活得像水,见缝就钻。
说到底,蒋介石输的不是枪炮,是人心!回看这三场战役,你会发现:四平,他输在犹豫不决;孟良崮,他输在内斗成风;淮海,他输在脱离人民。
表面是军事溃败,深层是系统性崩塌:腐败横行、派系倾轧、指挥僵化、民心尽失。
400万大军输给120万“土八路”,从来不是装备或人数的问题,而是谁真正站在人民一边的问题。
对于此,您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